[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血液净化管路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2856.9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钟永;黄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0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血液 净化 管路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次性血液净化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管路卡座、活动半圆环和活动闭合罩,底座下端为粘合件,上端嵌入式的安装管路卡座,管路卡座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管,管路卡座两端通过转轴安装活动半圆环,两端的活动半圆环末端覆盖安装活动闭合罩,管路放置在管路卡座后压迫活动半圆环可通过活动闭合罩闭合管路卡座的开口,动态闭合式的固定设计,随着管路的固定而夹持稳定固定,随着管路的移开随之打开进行移除,新颖实用,稳定固定血液净化管路的同时又便于拆卸,同时适应于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的消毒难题,适合血液净化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一次性血液净化管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净化在日常生活中也称透析。它的涵义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血液净化包括:血液净化、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腹膜透析虽然没有将血液引出体外,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血液净化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方法之一。主要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液净化管路的固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血管钳,另一种是使用粘条简单固定;然而,临床中使用的血管钳的材质是不锈钢,反复使用且自重较重,为保证单人单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需每班患者使用结束后进行消毒灭菌;而采用粘条固定,则导致管路绝对固定,当遇到危重症、躁动患者时,牵拉管路,增加了管路或穿刺针滑脱的风险。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目前的血液净化管路的辅助固定装置,结构设计不够合理,要么固定不稳固,要么固定的合理性不够,同时存在不便于消毒等问题;导致在血液净化过程中管路的固定、识别均不方便,容易引起相关的并发症,危急患者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血液净化管路固定装置,动态闭合式的固定设计,新颖实用,稳定固定血液净化管路的同时又便于拆卸,同时适应于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的消毒难题,适合血液净化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次性血液净化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管路卡座、活动半圆环和活动闭合罩,底座下端为粘合件,上端嵌入式的安装管路卡座,管路卡座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管,管路卡座两端通过转轴安装活动半圆环,两端的活动半圆环末端覆盖安装活动闭合罩,管路放置在管路卡座后压迫活动半圆环可通过活动闭合罩闭合管路卡座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端的粘合件为嵌入式的磁性粘合件或凸起的吸盘或胶贴,上端安装的管路卡座嵌入底座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管路卡座嵌入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所述底座上开设贯穿的缝合孔,边角过渡圆滑。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卡座主体嵌入底座的正上端壁开口,开口对应的弧度为90°,管路卡座为高分子材料或塑料,厚度不低于2cm,长度小于底座,呈一体式的嵌入在底座上或分段式的嵌入在底座上;
所述管路卡座开口端对应弧度0-90°的位置为磁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卡座轴向两端为带开口圆环,圆心横向延伸至开口圆环的交叉点开设螺孔通过转轴安装活动半圆环;
所述转轴一体成型,前端为螺纹端、中间端为转轴,后端为锁定旋钮;
所述活动半圆环直径和厚度与管路卡座主体规格相同,活动半圆环对应弧度为180°,活动半圆环一端开设对应弧度45°的位置开设通孔通过转轴固定在管路卡座上,开口向上;
所述活动半圆环的另一端对应弧度0-90°的位置安装或镀有与管路卡座磁性材料可吸附的吸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2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