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最小模方函数的温度场优化重构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31535.7 | 申请日: | 201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潇;曾周末;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11/00 | 分类号: | G01K11/00;G06F17/17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场 重构 温度场测量 激光 重构装置 吸光度 最小模 传感器接收信号 激光脉冲信号 计算机控制 激光信号 交替产生 实时检测 温度异常 运算效率 激光器 热源 频段 推导 扫频 优化 应用 | ||
1.一种基于最小模方函数的温度场优化重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用于数据处理和产生激励信号脉冲的PC端;
用于控制激光器电流和温度的激光控制器;
用于组合激光信号的光纤耦合器;
将激光信号分成多份的光纤分束器;
围绕被测热源用于组织测量光路位置和方向的框架;
安装于框架上的光纤准直器,激光信号由此投射向传感器阵列;
用于接收信号的传感器阵列;
计算机端交替产生两个不同频段的扫频激光脉冲信号,待激光信号通过待测热源后,由传感器接收信号通过计算机推导出激光吸光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小模方函数的温度场优化重构装置,其特征是,计算机内置温度场重构模块,该模块由传感器接收信号推导出激光吸光度,再由得到的激光吸光度进行温度场的重构。
3.一种基于最小模方函数的温度场优化重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激光器交替产生两个不同频段的扫频激光脉冲信号,待激光信号通过待测热源后,由传感器接收信号推导出激光吸光度,然后由得到的激光吸光度进行温度场的重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最小模方函数的温度场优化重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得到的激光吸光度进行温度场的重构,具体的步骤如下:
将待测温度场分为N×N个离散区域,以此为依据设立以下三个参数:
重构场参数列向量x为1×N2的列向量,代表各个离散区域中的吸光度,xj为x中的第j个元素,即第j个离散区域中的吸光度;
投影数据列向量y为1×M的列向量,代表各条测量激光的积分吸光度,yi为y中的第i个元素,即第i条激光的积分吸光度;
权重矩阵A,M×N2的矩阵,代表测量激光穿越离散区域的光路长度,aij为A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即第i条激光穿过第j个离散区域的长度;
由此,将重建转化为如下的优化问题:
针对上式建立拉格朗日函数L(x,μ,λ)如下:
上式中,μ,λ均为拉格朗日函数的乘子列向量;
由库恩-塔克条件,(2)式的最优解x*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将上式中的第二项带入第三项得:
Ax*=(y+μ) (4)
(4)式中,左边为重建场的再投影,右边为实际投影数据与乘子列向量之和,如果x*为(1)式的最优解,则必须满足(4)式,通过迭代使(4)式两边逐渐趋于相等以求得最优解x*;
进一步地,将(4)式两边的比值作为修正值,通过反投影的方式反馈至每个离散区域中,则该式表示为:
ATAx*=AT(y+μ) (5)
由此,得到迭代公式为:
上式中,为x中的元素,为乘子列向量μ的第i个元素,两者中的上标k均表示第k次迭代,k=0时为初始值;yi为y中的元素;aij为权重矩阵A的元素;aji为权重矩阵转置AT的元素;
列向量μ也可通过迭代的方式得到,表达式为:
μk+1=μk+C(y-Ax) (7)
其中C为控制重构精度与重构速度的正数因子,该式最终会逐渐收敛至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并得出每个离散区域中的积分吸光度,系统对两个不同波长的激光通过待测场后,形成的吸收谱线的积分吸光度进行比值处理,得到:
上式中,T0=296K,为参考温度;v为激光波数(激光波长的倒数);A1(v)、S1(T)、S1(T0)分别为1号谱线的积分吸光度,谱线线强,及参考温度下的谱线线强;A2(v)、S2(T)、S2(T0)分别为2号谱线的积分吸光度,谱线线强,及参考温度下的谱线线强;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kB为波尔茨曼常数;E″为低状态能级能量;Q(T)为配分函数,反映了在一定温度下处于基态粒子数的百分比;
吸光度比值R(T)为仅与温度有关的单调上升函数,由R(T)逆推出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15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部件温度/热流动态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面温度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