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WS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1119.7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太;何锦欢;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W76/10;H04W76/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ws 耳机 主从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TWS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该TWS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包括主耳机在接收到在位指令时,向从耳机发送主耳机与终端的连接信息,以使从耳机根据连接信息向终端发起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或者当从耳机在接收到离位指令时,从耳机向终端发起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充电盒向主耳机发送切换指令,以使主耳机断开与终端的连接;其中,在位指令为当检测到主耳机放置于充电盒内时产生的指令;离位指令为当检测到从耳机离开充电盒时产生的指令;主耳机的MAC地址和从耳机的MAC地址相同。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主从耳机的切换方法,主从耳机的切换自然流畅且几乎无延时,不会出现声音的卡顿,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TWS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的无线耳机除满足人们基本的通话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成为人们收听音乐和广播、放松心情的好帮手。最新的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因其超高音质和超便携性,迅速成为音乐爱好者的新宠。
TWS耳机由主耳机和从耳机构成,现有的TWS耳机通过蓝牙技术将手机的音频信号通过蓝牙链路传输给主耳机,主耳机再将音频数据传输给从耳机,以达到双耳同时播放的目的。目前,TWS耳机中只有主耳机与手机连接,当与手机连接的主耳机被摘下并放入充电盒中时会造成与手机断开连接,或由于其他触发条件导致其与手机断开连接时,从耳机无法继续工作,使得用户无法正常使用TWS耳机。
此外,由于传统的主从蓝牙耳机MAC地址都会设置成不同,这就造成了手机连接时必须要进行两次配对,使得连接时间变长,使用时会出现声音卡顿,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WS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TWS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其中,主耳机为当前与终端建立连接的耳机,从耳机为当前未与终端建立连接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切换方法包括:
主耳机在接收到在位指令时,向从耳机发送主耳机与终端的连接信息,以使从耳机根据连接信息向终端发起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从而完成TWS耳机的主从切换;
或者当从耳机在接收到离位指令时,从耳机向终端发起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充电盒向主耳机发送切换指令,以使主耳机断开与终端的连接,从而完成TWS耳机的主从切换;
其中,在位指令为当检测到主耳机放置于充电盒内时产生的指令;
离位指令为当检测到从耳机离开充电盒时产生的指令;
主耳机的MAC地址和从耳机的MAC地址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TWS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可以在双耳模式下,在主耳机放置于充电盒内即在将要停止工作时或将要停止工作前,向从耳机发送主耳机与终端的连接信息,以使从耳机根据连接信息向终端发起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从而保证从耳机可以与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继续工作,从而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主耳机停止工作后,从耳机即便处于佩戴状态也无法工作的情况,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或者当采用单耳模式时,若从充电盒中取出的是从耳机时,可以保证从耳机能够及时与终端建立连接,使得从耳机可以与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从而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此外,由于主耳机和从耳机共用同一个MAC地址,因此终端与TWS耳机一直都是通过同一个MAC地址进行音频信号的传输,在主从耳机的切换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主耳机和从耳机的MAC地址不同而产生的蓝牙二次配对问题,TWS耳机与终端之间已经建立的通话、音频链路,只需重新回连即可,而传统的TWS耳机在主从耳机的切换过程中,链路需要彻底重建。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主从耳机的切换方法,主从耳机的切换自然流畅且几乎无延时,不会出现声音的卡顿,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1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咪唑并哒嗪类MNK1/MNK2激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缠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