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藏开发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1092.1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奇;庄天琳;李健;黄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开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开发方法包括:
将驱替系数设置成不同大小的多个预设阈值,获取每个预设阈值所对应的目标含油饱和度;
基于每个目标含油饱和度,确定所述每个预设阈值所对应的目标优势储量丰度;
将目标油藏所在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优势储量丰度;
基于每个目标优势储量丰度以及所述每个子区域的优势储量丰度,对所述多个子区域进行分类;
基于所述每个子区域的类别,对所述目标油藏进行开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目标含油饱和度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得到:
式中:So—目标含油饱和度,无因次;EOD—驱替系数,无因次;Sor—残余油饱和度,无因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优势储量丰度,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油藏的储层厚度、孔隙度、原油密度、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粘度、水的粘度、储层的平均渗透率以及储层的最大渗透率;
获取所述每个子区域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水相相对渗透率、含油饱和度以及残余油饱和度;
利用下述公式(2)-(3)计算所述每个子区域的优势储量丰度:
式中:JO3—优势储量丰度,1×104t/km2;h—储层厚度,m;φ—孔隙度,无因次;So—含油饱和度,无因次;Sor—残余油饱和度,无因次;ρo—原油密度,g/cm3;Bo—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α—优势储量丰度系数,无因次;Kro—油相相对渗透率,mD;μo—原油粘度,cP;Krw—水相相对渗透率,mD;μw—水的粘度,cP;K—储层的平均渗透率,mD;Kmax—储层的最大渗透率,m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设阈值分别为60%±5%、45%±5%以及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目标油藏所在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包括:采用正交网格数据模型对所述目标油藏所在的区域进行子区域划分。
6.一种油藏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开发装置包括:
目标含油饱和度获取模块,用于将驱替系数设置成不同大小的多个预设阈值,获取每个预设阈值所对应的目标含油饱和度;
目标优势储量丰度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每个目标含油饱和度,确定所述每个预设阈值所对应的目标优势储量丰度;
优势储量丰度计算模块,用于将目标油藏所在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优势储量丰度;
分类模块,用于基于每个目标优势储量丰度以及所述每个子区域的优势储量丰度,对所述多个子区域进行分类;
开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每个子区域的类别,对所述目标油藏进行开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藏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目标含油饱和度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得到:
式中:So—目标含油饱和度,无因次;EOD—驱替系数,无因次;Sor—残余油饱和度,无因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10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