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辐照多点测温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1055.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罗捷林;祝娇;邓峰;朱增辉;吴昊;王慕;王溯勇;马子超;许琪;陈珊珊;屈建平;贾兴亮;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21C17/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温度开关 热电偶丝 温度变送器 多点测温 待测点 耐辐照 传感器 触点 多点温度测量 测量系统 触点闭合 技术装置 可恢复式 温度开关 温度信号 可恢复 位置处 并联 测温 减小 并行 输出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照多点测温传感器,包括:两条并行的热电偶丝;并联于热电偶丝上的多个双金属温度开关,双金属温度开关设于待测点位置处,每个双金属温度开关均包括一个处于常断状态的触点,触点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热电偶丝相连,当双金属温度开关所处待测点位置的温度升高至其动作温度时,触点闭合;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与两条热电偶丝均相连,涉及测温技术装置领域。本发明可根据需求灵活布置多个温度开关,实现不同位置多点温度测量时,结构简单,信号数量简化,有利于减小系统的规模;而由于双金属温度开关具有较好的可恢复性能,使本发明成为一个可恢复式的、能输出温度信号的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温技术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船用核动力装置的耐辐照多点测温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船用核动力装置中,为了实现反应堆安全壳内、安全壳外各个舱室内环境温度及管束、电缆束表面温度的测量,需要可灵活多点布置,不受振动影响,同时还具备耐辐照能力的多点测温传感器。
目前,为了实现多点测温一般采用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或布置多支铂电阻温度仪表的方式,这种方式将多个传感器的接线集中在一个接线盒内,只是单纯的温度计叠加,信号数量众多,测量系统规模大,不利于施工。
在消防领域,感温电缆常被用于检测火灾,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感温电缆可分为不可恢复式感温电缆和可恢复式感温电缆:不可恢复式感温电缆内部有两根相互缠绕的弹性钢丝,钢丝外有一层感温绝缘材料,当环境温度上升到预定动作温度时,绝缘材料破裂,两根钢丝短路,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不可恢复式感温电缆属于一种开关型传感器,只能探测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定温度,不能直接检测出温度值,并且不可复用。可恢复式温度感温电缆由四根线芯构组成,温度变化时,四芯导线间电阻发生变化,在电阻变化量或变化率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这种感温电缆使用贵金属较多,且探测器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不耐辐照,不适用于船用核动力装置。
近些年发展出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其内部含多个光纤光栅,每个光纤光栅是一小段芯区折射率周期性调制的光纤,传感器通过监测每小段光栅反射回来的信号光波长值的变化,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测量;整套传感器系统价格较高,对振动敏感,不耐辐照,不适用于船用核动力装置。
随着国内材料技术的进步,在锅炉炉壁温度测量领域,一种名为热点探测电缆的测温电缆被大量使用,又叫寻热式热电偶,可检测出其沿线上的最高受热温度,输出mV级直流温度电势信号;测温电缆包括耐高温合金保护管、热敏填充物和K型热电偶丝三部分,一对平行的热电偶丝安装于合金保护管内,热电偶丝之间填充有热敏材料,该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测温电缆上任何一处受热温度高于其余部分时,其内部热电偶丝间的热敏材料电阻在该处达到最低,该处即成为热电偶的测温点(热端),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和该处受热温度相对应。这种测温电缆的关键在于热敏材料,其基本处于被垄断状态,价格较高,且暂无数据支撑其在辐照环境下的耐受力。
可见,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适用于船用核动力装置的多点测温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灵活多点布置,不受振动影响的耐辐照多点测温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辐照多点测温传感器,包括:
两条并行的热电偶丝;
并联于所述热电偶丝上的多个双金属温度开关,所述双金属温度开关设于待测点位置处,每个双金属温度开关均包括一个处于常断状态的触点,所述触点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热电偶丝相连,当双金属温度开关所处待测点位置的温度升高至其动作温度时,触点闭合;
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与两条热电偶丝均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温度变送器与所述热电偶丝之间通过补偿电缆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1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测量记录仪
- 下一篇:一种自身损失小的精度高的总温探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