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引下线空间找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0049.3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0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路峰;赵普志;郑义;雷鸣;王欣欣;马勤勇;李伟;游溢;刘阳;徐凯;王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67 | 分类号: | G06F30/367;G06Q50/06;G06F119/14;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下线 空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引下线空间找形方法,首先将引下线的两个挂点分别移至挂接位置,并保持挂点按设计要求取向,然后测量挂点沿取向方向的拉力,以及相对于水平面的取向角度;并测定两个挂点之间的水平跨度L和竖直高度差H;最后建立引下线上的每个点的水平跨度x与竖直高度y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多点数据,根据多点数据拟合得到引下线在空间内的分布姿态。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得到更贴近真实情况的线形,对于预测、评估引下线的空间分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后续分析、研究提供趋于真实的模拟结果,提升分析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软导线的找形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引下线位形状模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是维持国民经济命脉的生命线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领域对于电力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但日益扩大的电网规模、不断增加的电网容量、逐渐增大的地理跨度,使电网运检受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也随之增加。强风作用下,引下线及其连接设备的风致破坏时有发生。针对软导线的力学性能研究,2001年Hong等人将导线简化为无弯曲刚度的索,建立索导线在自重作用下的找形函数(或公式)。
目前对于导线的位形函数和力学性能研究通常忽略抗弯刚度及悬挂点角度的影响,将其简化为无弯曲刚度的索结构。但是特高压变电站引下线与一般大跨度的导线不同,由于线长明显缩短,其位形函数及力学性能受自身抗弯刚度及挂点角度的影响不能忽略。如采用常规方法对引下线的空间位形进行找形,其模拟结果与引下线的实际空间姿态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不能对后续分析提供趋于真实的模拟,影响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果更趋于真实的变电站引下线空间姿态分析方法。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电站引下线空间找形方法,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引下线的长度,以及所述引下线两端的上下两个挂点在空间内分别对应的挂接位置;
步骤二、在所述引下线的上下两个挂点处分别固定拉绳,在所述固定拉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拉力计,该拉力计的测量端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拉绳的自由端连接,提升所述拉力计,使所述引下线自然悬垂,将所述引下线的上下两个挂点分别提升至对应的所述挂接位置,并保持上下两个挂点按设计要求取向,所述拉力计的拉伸方向与挂点的取向一致;
步骤三、稳定后,分别记录所述拉力计的读数,其中上挂点的拉力为T1,下挂点的拉力为T2;
步骤四、分别测量所述固定拉绳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其中上挂点处的所述固定拉绳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下挂点处的所述固定拉绳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
步骤五、建立X-Y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X方向为水平方向,Y方向为竖直方向,下挂点位于坐标原点,上挂点和下挂点均位于X-Y平面内;
测量上挂点的坐标,得到上挂点的水平跨度为L,竖直高度为H;
步骤六、建立所述引下线上的每个点的水平跨度x与竖直高度y的对应关系:
式一:
式二:T0=T1*cosα=T2*cosβ;
式三:
式四:P0=Ar;
以上式一、二、三、四中:
C1、C2、C3、C4为待定系数;
A为引下线横截面的截面积;
r为引下线的线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0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