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0037.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丹;孙优生;彭晨;彭博;张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34;C02F3/32;C25B1/04;C25B9/65;C25B15/08;H01M8/0656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尹妍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循环 主动 对流 生态 | ||
1.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台(18)、至少一个增氧装置(100)、微生物菌床(200)和景观植物(300);浮台(18)通过固定锚(19)固定在水面;
所述增氧装置(100)、景观植物(300)固定于浮台(18)上,微生物菌床(200)位于水下,连接浮台下表面;
所述增氧装置(100)包括外壳、驱动装置(1)、氢燃料电池(5)、电解装置、供电装置和储能装置(17),所述外壳包括相连的外壳上段(9)和外壳下段(11),外壳整体位于水下;
所述驱动装置(1)设置于外壳上段(9)上方,驱动装置(1)传动轴(3)伸入外壳上段(9)内部,连接甩水轮(4),驱动甩水轮(4)转动;
所述外壳上段(9)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连接喷水管(6);
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正极(7)、电解负极(8);外壳上段(9)侧壁内轴向设有若干孔道(32),孔道(32)内安装电解负极(8);电解正极(7)固定于外壳上段(9)内腔;每个孔道(32)上设有贯通孔(34),与外壳上段(9)内腔连通;
所述氢燃料电池(5)通过氢气回收管路(13)连接电解装置的电解负极(8),收集电解装置反应生成的氢气,并将反应产生的电能存储至储能装置(17);
所述电解正极(7)为环形结构,固定于甩水轮(4)下方;所述氢燃料电池(5)纵断面为齿轮形;所述氢燃料电池的空气室通过两个开孔隔离板(21)划分为空气外室(27)和两边的空气内室(26);所述开孔隔离板(21)斜向上开孔;所述空气外室(27)连接空气过滤器(14),空气外室(27)和空气过滤器(14)连接处设有单向逆止阀(20);所述空气内室(26)底部设有若干排气口(24),空气内室底部的排气口(24)连接至驱动装置(1)的散热风扇,排气口(24)采用单向逆止阀(20)控制;
所述供电装置用于给用电装置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段(9)顶部封闭,横断面呈圆形,纵断面呈矩形;外壳下段(11)底部开放,横断面呈圆形,纵断面呈等腰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6)与外壳上段(9)相切布置,喷水管(6)水平延伸方向与驱动装置(1)转动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6)与水平面夹角为-30°~0°;喷水管(6)直径为渐变设计,出水口直径>进水口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34)沿外壳上段(9)径向开设,贯通孔(34)水平高度低于电解负极(8)底部的水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电池(5)由若干电池单元组成,形成燃料电池堆栈,电池单元间采用并联、串联或串并联形式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电池(5)的氢气室(25)上部设置进气口(23),底部设置排气口,排气口采用单向逆止阀(20)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森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00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