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型流化床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9420.4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2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严佐毅;魏鼎;白悦;郑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7/02 | 分类号: | B02C17/02;B02C17/18;B02C17/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628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流化床 结构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型流化床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外壳体、转子筒转子筒上侧面、下侧面分别安装连通转子筒内部的上中空轴、下中空轴,上中空轴、下中空轴穿设外壳体,外壳体底部周侧设置有气相进口,上中空轴、下中空轴中的一个为进料轴,另一个为出料轴,转子筒内分为两个区域,位于进料轴那侧的为作用区,位于出料轴那侧的为自由区,作用区内安装有若干有与固相互作用的内构件,下中空轴或上中空轴经联轴器与电机连接传动,转子筒出料轴的安装侧面、转子筒周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若干连通转子筒内腔与外壳体内腔的入气微孔,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旋转流化床,能提高流化床内各相的相互作用,强化固相的粉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型流化床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黏性微米级颗粒表面均匀涂敷涂层的旋转流化床设备,可为Geldart C类颗粒的单个颗粒均匀覆盖表面涂层。该旋转流化床采用高粘度的液相涂料,利用离心力和气相对固相的作用力之间的平衡完成Geldart C类颗粒在喷涂空腔区的均匀分布。Jose Quevedo等人研究了纳米颗粒团聚物在旋转流化床中的流化过程,与重力环境下纳米团聚物的流化过程相比,旋转流化床由于离心力的存在,导致流化过程中床层体积膨胀率大幅下降。然而已有的旋转流化床内各相的相互作用并不剧烈,设备对固相的粉碎效果不明显,同时已有的旋转流化床结构及操作比较复杂,通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强化型流化床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强化型流化床的结构,包括外壳体、转子筒,所述转子筒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转子筒上侧面中部、下侧面中部分别安装有与其同轴心的上中空轴、下中空轴,上中空轴、下中空轴穿设外壳体,上中空轴、下中空轴内部的中空部均连通转子筒内部,所述外壳体底部周侧设置有气相进口,上中空轴、下中空轴中的一个用于向转子筒内加入固相颗粒,为进料轴,另一个用于将反应物输出,为出料轴,转子筒内分为两个区域,位于进料轴那侧的为作用区,位于出料轴那侧的为自由区,作用区内安装有若干有与固相互作用的内构件,下中空轴或上中空轴经联轴器与电机连接传动,转子筒出料轴的安装侧面、转子筒周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若干连通转子筒内腔与外壳体内腔的入气微孔。
进一步的,外壳体底部周侧对称设置两个气相进口。
进一步的,上中空轴、下中空轴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旋转式动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进料轴内安装有液相分布器。
进一步的,所述内构件圆周均布于作用区内,内构件至少连接转子筒出料轴的安装侧面、转子筒周侧面中的一个。
进一步的,内构件为柱体、条板、格栅板或网孔板。
一种强化型流化床的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电机,通过下中空轴或上中空轴带动转子筒旋转;(2)通过进料轴的中空部向转子筒内加入固相颗粒;(3)向外壳体上的气相进口持续通入气体,调整气体输送量和转速使转子筒内的固相颗粒在离心力、内构件及气相作用力下处于流化状态,固相颗粒在内构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粉碎,细颗粒上升,并由进出料轴的中空部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比于现有的旋转流化床,能提高流化床内各相的相互作用,强化固相的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相进口;2-外壳体;3-上中空轴;4-内构件;5-入气微孔;6-转子筒;7-下中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旋转捶打防卡机的餐厨垃圾处理机
- 下一篇:一种撕碎机刀具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