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轧结晶辊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5381.0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德;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晶辊冷却装置,包括:轴芯、套置在轴芯上的铜套和冷却水隔板;轴芯两端分别设有与内孔的冷水流道连通的进水口、与换热排水流道连通的出水口;铜套为内部带有轴向堆叠独立环形冷却水环的套筒结构,上述轴芯位于铜套装配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冷却水通孔,冷却水通孔被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环形冷却水环入口部分与冷水流道连通,一部分位于冷却水环换热后出口部分与换热排水流道连通;即,冷却水由冷水流道经过环形冷却水环入口部分的冷却水通孔进入到铜套内换热,最后经水环换热后出口部分的冷却水通孔进入换热排水流道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带连铸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铸轧结晶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薄带连铸:一种近终形的连续铸钢|炼铁技术,它直接浇铸厚度15mm以下的薄带坯,不再经热轧而直接冷轧成带材。
传统的铸轧结晶辊由于冷却不均,造成结晶辊铜套表面存在温度梯度,铸坯产生横向裂纹、经常发生断带,难以稳定持续生产。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铸轧结晶辊冷却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结晶辊冷却装置,包括:轴芯、套置在轴芯上的铜套和冷却水隔板;
冷却水隔板固定于轴芯的内孔内,且冷却水隔板的槽体与轴芯的内孔内壁配合形成冷水流道和换热排水流道;
轴芯两端分别设有与内孔的冷水流道连通的进水口、与换热排水流道连通的出水口;
铜套为内部带有轴向堆叠独立环形冷却水环的套筒结构,上述轴芯位于铜套装配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冷却水通孔,冷却水通孔被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环形冷却水环入口部分与冷水流道连通,一部分位于冷却水环换热后出口部分与换热排水流道连通;即,冷却水由冷水流道经过环形冷却水环入口部分的冷却水通孔进入到铜套内换热,经水环换热后出口部分的冷却水通孔进入换热排水流道最后排出。
进一步的,
冷却水隔板为横截面为十字的条状隔板,即与轴芯的内孔配合分隔为四条流道,每条流道上设置有挡板将此条流道分割为进水部分和排水部分;
铜套内的独立环形冷却水环分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
其中,左半部分的环形冷却水环入口部分与其中一条流道的进水部分连通,则左半部分的环形冷却水环出口部分与此条流道相对流道或者相邻流道的排水部分连通,形成Z形换热流道,右半部分的流道形式与左半部分相同;
每个挡板上设置有一个贯穿小孔,用于连通进水部分和排水部分腔体,排水部分腔体在轴芯端部加工有用于排出水的排出小孔。
进一步的,
挡板采用不锈钢钢板。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该冷却结构,由于对铜套冷却均匀,可以减少铸坯的横向裂纹,解决铸坯断带问题,提高了铸坯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铸轧结晶辊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轴芯侧视图。
图3为图2A-A剖视图。
图4为图2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冷却水隔板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5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铸造用三箱砂型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定向凝固熔融金属液的冷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