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虾青素培养器及使用其培养虾青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1709.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凌善锋;张赢;韩佳祥;蔡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00;C12P23/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芯柱 虾青素 培养容器 培养器 圆棒 旋转搅拌器 空心定位 简易 蓝绿色 芯柱 缠绕 上端敞口 透明材质 透明结构 蓝紫色 圆筒状 中心处 扇叶 穿透 水体 照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虾青素培养器,它包括上端敞口的圆筒状培养容器、设置在所述培养容器中心处的空心定位芯柱、设置在所述空心定位芯柱内的圆棒、缠绕在所述圆棒上的蓝紫色LED光源灯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芯柱顶部的旋转搅拌器;所述定位芯柱和旋转搅拌器的扇叶均为透明材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所述简易虾青素培养器培养虾青素的方法。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在培养容器中设置定位芯柱,在定位芯柱中的圆棒上缠绕蓝绿色LED光源灯,由于定位芯柱为透明结构,蓝绿色LED光能够穿透定位芯柱照射到培养容器中的水体中,促进虾青素的培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虾青素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虾青素培养器及使用其培养虾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虾青素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虾青素属于酮式类胡萝卜素,是一种萜烯类不饱和化合物,具有较强脂溶性,不溶于水,由于其具有羟基和不饱和酮基组成的共轭双键链分子结构,能提供给自由基大量未配对电子,从而达到自由基的清除,起到显著的抗氧化功效,从而使皮肤保持色泽均匀,细腻光滑,饱满有弹性。天然虾青素是最新一代的抗氧化剂,天然虾青素具有很高的生物医学功能,具有抗皮肤老化、抗氧化、抗癌的作用。经过严格的动物试验证明,天然虾青素对人、水产动物、畜禽等绝无毒害无副作用,所以天然虾青素越来越受欢迎,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是一种紧俏的新型生物材料。因此需要研发出培养虾青素的简单易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虾青素培养器及简易虾青素培养方法,具有适合藻类快速高密度生长的特点。
一种简易虾青素培养器,它包括上端敞口的圆筒状培养容器、设置在所述培养容器中心处的空心定位芯柱、设置在所述空心定位芯柱内的圆棒、缠绕在所述圆棒上的蓝紫色LED光源灯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芯柱顶部的旋转搅拌器;所述定位芯柱和旋转搅拌器的扇叶均为透明材质。
所述定位芯柱与所述培养容器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培养容器为透明材质。
所述旋转搅拌器顶部所处高度略低于所述培养容器顶部的高度。
所述定位芯柱底部下方的培养容器上设有供所述蓝紫色LED光源灯和旋转搅拌器的电源线通过的孔洞。
一种使用简易虾青素培养器培养虾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BBM培养液和藻类放置在所述简易虾青素培养器的培养容器中,然后在培养容器中添加自来水并启动旋转搅拌器搅拌混匀,自来水与BBM培养液的比例为1:1-2;其中,所述BBM培养液使用前需缺氮处理8-12天;
b、将所述简易虾青素培养器放置在玻璃温室中,通过蓝紫色LED光源灯控制光强维持在6000-8000lux,将玻璃温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对培养容器中的藻类培养8-10天后,待出现明显的橘红色即可进行虾青素的采收。
所述藻类为雨生红球藻或绿藻。
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上述结构的培养器,通过在培养容器中设置定位芯柱,在定位芯柱中的圆棒上缠绕蓝绿色LED光源灯,由于定位芯柱为透明结构,蓝绿色LED光能够穿透定位芯柱照射到培养容器中的水体中。光质是用来描述光线因为光谱组成不同所造成的照明效果的差异性质。光质影响雨生红球藻生长的许多方面,如光合作用、化学组成、生长速率、群落、种群动态和适应模式等。不同种类的光质会对雨生红球藻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蓝绿光的照射下,藻类细胞内虾青素含量可以最好的积累。绿藻类群落总体增长动态为弱光适应型、蓝绿光敏感型,蓝绿光能高效激活叶绿素分子,因而可加速光合速率,并导致藻类细胞内叶绿素等细胞内含物的提高和细胞分裂的加快,提高雨生红球藻的产生虾青素的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楚理工学院,未经荆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1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