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1624.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雄;黄国平;彭智高;姚鑫;姚胜泉;刘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N29/04;G01N29/0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无损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预应力采集模块、强度检测模块、抗渗检测模块、主控模块、抗裂测试模块、预应力模拟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强度检测模块对混凝土强度进行鉴定和智能分析,准确判断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同时,通过预应力模拟模块分别建立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单元,只需明确预应力筋的预加力、截面面积、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便可计算出施加在预应力筋上的降温值,该方法考虑了预应力筋的实际效应,能有效模拟预应力效果,在复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只需计算预应力筋的降温值,其计算结果准确、计算方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然而,现有混凝土梁强度检测时,不能准确判断混凝土梁强度数据;同时,对混凝土梁预应力计算不准确,误差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混凝土梁强度检测时,不能准确判断混凝土梁强度数据;同时,对混凝土梁预应力计算不准确,误差大;现有检测采用单一检测方法,无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精准、综合的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方法,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步,利用预应力传感器采集混凝土梁预应力数据;利用强度检测设备检测混凝土梁强度数据;利用抗渗检测设备检测混凝土梁抗渗信息,基于定性检测与定位检测共同检测混凝土梁缺陷;
第二步,利用测试设备测试混凝土梁抗裂性能;
第三步,利用模拟程序对混凝土梁预应力进行模拟操作;
第四步,利用存储器存储采集的预应力数据、检测的强度、抗渗数据信息以及缺陷信息;
第五步,利用显示器显示采集的预应力数据、检测的强度、抗渗数据信息、抗裂测试信息、模拟结果以及缺陷信息。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方法的混凝土梁定位检测与定性检测具体包括:
(1)定性检测:
通过露在两端表面的锚头/钢绞线进行激振和拾振,在预应力梁两端钢绞线露出端上分别固定一个传感器S31SC,用激振导向器尖端部分紧贴钢绞线端面中心部位,然后用打击锤敲击激振导向器,分别记录下预应力梁两端的检测数据,进而对整个钢绞线的压浆饱满度加以分析;
(2)定位检测:
应用冲击回波等效波速法检测,根据设计文件找出预应力梁孔道坐标,标出孔道位置,沿孔道走向均匀标出测点,间距宜≤20cm,依次激振检测点,根据弹性波的反射特性来判断缺陷的具体位置;
当孔道压浆存在缺陷时:
1)激振的弹性波在缺陷处会产生反射;
2)激振的弹性波从梁底部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比压浆密实的地方长,即得到的等效波速慢;
3)根据反射信号及等效速度的特点,利用IEEV法检测缺陷的位置,推断压浆缺陷的类型和规模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城市学院,未经湖南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1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