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桩定位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20358.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逯鹏;刘玉飞;袁新勇;郭小亮;谢锦婷;孔德煌;于嘉;鲁成林;郭玮;贾沼霖;李陕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4 | 分类号: | E02D13/04;E02D27/52;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桩 定位工装 海床 导向筒 负压筒 支撑结构 钢桩 海面 操作平台 钢桩导向 工作性能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施工周期 同轴连接 同轴设置 制造成本 减小 伸入 一对一 伸出 申请 施工 | ||
1.一种沉桩定位工装,用于在海床上安装钢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伸入到海床中,以将所述沉桩定位工装固定在海床上的多个负压筒;
与所述负压筒一对一的同轴连接,并位于所述负压筒顶部的多个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用于将所述钢桩导向至海床;
与所述导向筒连接,且顶端能够伸出海面的支撑结构;
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并位于海面之上的操作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筒包括内筒和套设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外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通过连接劲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负压筒内压力变化的系统包括充排水系统和充排气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与全部所述导向筒连接的支架;
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全部所述导向筒围成的多边形的中心部位的中心立柱,所述中心立柱的顶端伸出海面并支撑所述操作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的顶端开口为喇叭口,所述导向筒的底端伸入到所述负压筒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为开口边缘的高度渐变的倾斜喇叭口,并且所述开口边缘的最靠近所述中心立柱的部位高度最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的内壁上凸出的设置有多层导向结构,每层所述导向结构均包括围绕所述导向筒的轴线均分布的多个导向劲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喇叭口最近的所述导向结构中,全部所述导向劲板的顶部边缘均为弧形边缘,以使所述导向结构的顶部开口为喇叭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立柱为中空结构,并且所述中心立柱的底端密封,顶端安装有可拆卸的防雨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立柱的内壁上凸出的设置有导向结构和承托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能够对进入到所述中心立柱内腔中的部件进行导向,所述承托结构能够对进入到所述中心立柱内腔中的部件进行支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结构靠近所述中心立柱的顶端设置,并包括围绕所述中心立柱的轴线均分布的多个导向劲板,且全部所述导向劲板的顶部边缘均为弧形边缘,以使所述导向结构的顶部开口为喇叭口;
所述承托结构靠近所述中心立柱的底端设置,并包括围绕所述中心立柱的轴线均分布的多个承托劲板。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立柱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段刻度,每段所述刻度均沿所述中心立柱的轴向分布,全部所述刻度与全部所述导向筒一一对正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的起始刻度线与所述开口边缘的最高部位平齐,所述刻度的终止刻度线位于海面之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的边缘设置有沿所述中心立柱的径向伸出的多个槽型结构,所述槽型结构与所述导向筒一对一设置,并且进入到所述槽型结构开口中的所述钢桩,在所述槽型结构的限位下与所述导向筒同轴。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排水系统和所述充排气系统的管道均连通全部所述负压筒,并延伸至所述操作平台,且与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所述充排水系统和所述充排气系统的动力设备和控制设备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桩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操作平台连通的爬梯,以及与所述爬梯配合的防坠落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03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抱桩系统
- 下一篇:水泥搅拌桩墙基坑加固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