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4561.0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戴军;刘小平;万怡国;周斌;黄丽丽;温毓繁;曹腾飞;黄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13/00;F16L3/26;F16L55/07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力箱 输水管道 水库涵管 底座 灌溉管道装置 固定扣件 放空管 消力池 灌溉水利用 灌溉 管道输水 灌溉管道 水位差 分层 高程 坡比 取水 输水 同侧 渠道 稳固 水源 水库 衔接 贯穿 节约 能源 改造 | ||
1.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所述水库涵管包括斜涵、消力箱、平涵和消力池;所述输水管道包括底座、固定扣件、灌溉管道装置、放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涵管按高程从高到低连接顺序为:斜涵连接消力箱、消力箱连接平涵、平涵连接消力池;所述底座设置在斜涵与消力箱同侧,固定在斜涵上并采用相同坡比布置;灌溉管道装置嵌于底座上,通过固定扣件将灌溉管道稳固定于斜涵与底座之上;所述放空管贯穿消力箱与平涵;
其中所述灌溉管道装置由三通、过滤拍门、灌溉管道和闸阀组成,其中灌溉管道由固定在斜涵的第一管道、转角管道及固定在平涵内的第三管道组成;第一管道通过转角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起来,第三管道穿过消力箱和平涵,并固定于平涵底部,闸阀置于第三管道末端;固定在斜涵的第一管道中间通过若干三通连接,三通的顶端设有过滤拍门,过滤拍门由拍门、过滤网及法兰组成,三通的顶端通过法兰固定于三通之上,内置过滤网,过滤网上端设有拍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箱由箱体与闸门组成;其中闸门设有二个孔洞,其中一个孔洞放置放空管,另外一个孔洞放置灌溉管道装置中的第三管道;其中消力箱的箱体通过闸门活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高度低于斜涵和消力箱的高度,用于支撑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按一定距离L与第一管道相接,形成梯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转角管道、第三管道采用金属管、塑料管,闸阀后接低压管道,将水库表层水输送至农田进行灌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上游一端设置拍门,贯穿消力箱与平涵,并固定于平涵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斜涵、灌溉管道装置中的第一管道、底座和放空管、灌溉管道装置中的第三管道为垂直关系。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在水库斜涵上安装输水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封堵消力箱闸门;
第二步平整场地,安装底座;
第三步安装灌溉管道、三通、拍门及放空管,加设固定扣件;
第四步安装闸阀;
第五步开启闸阀;
第六步开启拍门即可取水灌溉;
其中,第一步消力箱及闸门为混凝土结构,采用混凝土封堵;封堵前开启闸门,放空水库水量;封堵时新老混凝土接触面须凿毛,并钻孔扦插钢筋以增加其整体性,同时预留放空管与管道孔洞;
第二步底座坡比与水库上游坝坡坡比相同,为1:2.8;
第三步管道均采用抗紫外线黑色PE管,公称直径R为300mm,三通及过滤拍门直径与管道相适应。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水库涵管上的输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安装灌溉管道具体步骤为:
(1)安装第三管道,使其贯穿平涵及消力箱;
(2)安装转角管道,转角管道末端与第三管道首端连接;
(3)安装第一管道,第一管道末端与转角管道首端连接;
(4)安装三通,三通末端与第一管道首端连接;
(5)安装过滤拍门,过滤拍门置于三通之上,通过法兰采用螺丝拧紧;
(6)重复(3)~(5)步骤,所述三通安装在第一管道上面,相邻两个三通间距L为1200mm,形成梯级,通过操作拍门取水库表层水,实现分层取水;表层水水温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其中,第三步加设固定扣件,将第一管道固定于斜涵与底座之上,将转角管道固定于底座之上,将第三管道固定于平涵与底座之上;
第四步安装闸阀,闸阀后须接管道,将水输送至农田进行灌溉,方可取得最大效益;
第六步开启拍门,可开启单个拍门,也可开启多个拍门,满足灌溉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5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陡坡渠道中设置消力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市抽水蓄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