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度均匀烟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3786.4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4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薛银春;王润霄;黄正平;庄阿强;高学平;黄刚;陈良;陆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达软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20;B32B27/3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均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度均匀烟膜由A、B、C三层复合而成,其中,A层包括80‑90质量份低挥发物共聚聚丙烯、10‑15质量份低挥发物爽滑剂和2‑7质量份抗粘连剂;B层包括65‑98质量份均聚聚丙烯、1‑5质量份抗静电剂、0‑30质量份增挺剂;C层包括94‑97质量份低挥发物共聚聚丙烯、2‑3质量份低挥发物爽滑剂和1‑3质量份抗粘连剂。本发明将烟膜中的主料共聚聚丙烯和爽滑剂进行低挥发物改性,改性后原料中低分子物含量减少,熔融挤出后挥发物少,并通过增加油烟抽吸装置,模头油滴状积聚物少,片材上无滴落,表面结构完整,无缺陷,经纵横向拉伸后,薄膜厚度分布均匀。通过检品机可检测出,以21微米的烟膜为例。最薄的区域也有20微米,厚度均匀性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一种厚度均匀烟膜。
背景技术
烟膜制作时需要讲片材经过经纵向拉伸、横向拉伸而成,现有技术中厚度较为均匀的烟膜通常由A、B、C三层复合而成,其中,其中,A层包括80-90质量份共聚聚丙烯、10-15质量份爽滑剂和2-7质量份抗粘连剂;B层包括65-98质量份均聚聚丙烯、1-5质量份抗静电剂、0-30质量份增挺剂;C层包括94-97质量份共聚聚丙烯、2-3质量份爽滑剂和1-3质量份抗粘连剂。熔融挤出后挥发物多,模头冷热交汇处积聚成油滴状,滴落到熔融态的片材上,导致片材的表面结构遭受破坏,形成缺陷,经纵横向拉伸后,最终表现为薄膜上块状、带状区域变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烟膜厚度不均一,薄膜上块状、带状区域变薄的缺陷,提供一种厚度均匀烟膜及制备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厚度均匀烟膜,由A、B、C三层复合而成,其中,A层包括80-90质量份低挥发物共聚聚丙烯、10-15质量份低挥发物爽滑剂和2-7质量份抗粘连剂;B层包括65-98质量份均聚聚丙烯、1-5质量份抗静电剂、0-30质量份增挺剂;C层包括94-97质量份低挥发物共聚聚丙烯、2-3质量份低挥发物爽滑剂和1-3质量份抗粘连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低挥发物共聚聚丙烯由全同立构聚丙烯的重复单体与无规则分布的乙烯组成的弹性体再与乙烯、丙烯共聚而成;保持热封性能的同时,兼具纯度高、分子量均匀、低分子物含量少的特点。常规的共聚聚丙烯:乙烯、丁烯与丙烯共聚,分子链长短不一,分子量差异大,低分子物含量高,经高温挤出后,容易形成挥发物。
进一步的,所述低挥发物爽滑剂由硅氧烷与硅石组合复配而成,分子量是芥酸酰胺类爽滑剂的30-50倍;具有分子量大、热稳定性好、不易挥发的特点。而普通爽滑剂配方一般为芥酸酰胺,分子量小,易迁移,易挥发。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烟膜中的主料共聚聚丙烯和爽滑剂进行低挥发物改性,改性后原料中低分子物含量减少,熔融挤出后挥发物少,并通过增加油烟抽吸装置,模头油滴状积聚物少,片材上无滴落,表面结构完整,无缺陷,经纵横向拉伸后,薄膜厚度分布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厚度均匀烟膜,由A、B、C三层复合而成,其中,A层包括80质量份低挥发物共聚聚丙烯、15质量份低挥发物爽滑剂和7质量份抗粘连剂;B层包括65质量份均聚聚丙烯、5质量份抗静电剂、30质量份增挺剂;C层包括94质量份低挥发物共聚聚丙烯、3质量份低挥发物爽滑剂和3质量份抗粘连剂。
所述的低挥发物共聚聚丙烯由全同立构聚丙烯的重复单体与无规则分布的乙烯组成的弹性体再与乙烯、丙烯共聚而成;低挥发物爽滑剂由硅氧烷与硅石组合复配而成,分子量是芥酸酰胺类爽滑剂的30-50倍。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达软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达软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体
- 下一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