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3002.8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0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夏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3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张晓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轧辊 孔型 修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锻造半钢轧辊的原始孔型待修改表面进行粗加工,去除疲劳层;步骤二,将所述锻造半钢轧辊送入加热炉预热,按30℃/小时加温到560℃,并保温8小时,然后按30℃/小时降温至350℃;步骤三,对粗加工后的待修改表面进行堆焊,先堆焊第一打底层,再在所述第一打底层的表面堆焊第二打底层;步骤四,在所述第二打底层的表面堆焊工作层;步骤五,所述工作层堆焊结束后,封闭所述加热炉,按30℃/小时加温到520℃,并保温8小时,然后按30℃/小时降温至常温;步骤六,对堆焊后的所述工作层进行精加工至目标孔型的设计尺寸。本发明的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半钢轧辊的孔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圆棒产线的轧辊都布置有孔型,通过孔型将矩形或方形坯料轧制成圆棒、或小方坯等成品材料。如果轧制孔型系列发生改变,已开好孔型的轧辊无法使用,又需要重新采购新轧辊开孔型,造成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用于将锻造半钢轧辊的原始孔型修改为目标孔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锻造半钢轧辊的原始孔型待修改表面进行粗加工,去除疲劳层;
步骤二,将所述锻造半钢轧辊送入加热炉预热,按30℃/小时加温到560℃,并保温8小时,然后按30℃/小时降温至350℃;
步骤三,对粗加工后的待修改表面进行堆焊,先堆焊第一打底层,再在所述第一打底层的表面堆焊第二打底层,所述第一打底层和第二打底层采用低碳不锈钢材料;
步骤四,在所述第二打底层的表面堆焊工作层,所述工作层采用合金材料;
步骤五,所述工作层堆焊结束后,封闭所述加热炉,按30℃/小时加温到520℃,并保温8小时,然后按30℃/小时降温至常温;
步骤六,对堆焊后的所述工作层进行精加工至目标孔型的设计尺寸。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的低碳不锈钢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C:0.06~0.08%,Mn:6.5~7.5%,Si:0.4~0.5%,Cr:13.0~15.0%,Ni:8.0~10.0%,Mo:0.2~0.3%,S:0.01~0.02%,P:0.01~0.02%,Fe:余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的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C:0.08~0.12%,Cr:12.0~13.0%,Mn:0.8~1.0%,Mo:1.0~1.2%,Ni:4.5~5.5%,Si:0.4~0.5%,P:0.01~0.02%,Fe:余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的在所述第二打底层的表面堆焊工作层,当所述第一打底层、第二打底层和工作层的厚度相加超过20mm时,封闭所述加热炉,按30℃/小时加温到520℃,并保温6小时,然后按30℃/小时降温至350℃后打开所述加热炉继续堆焊所述工作层。
优选地,所述目标孔型距离原始孔型的最小值为20~30mm。
本发明的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节省了重新采购新轧辊开孔型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修改后的锻造半钢轧辊的孔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锻造半钢轧辊孔型修改方法,用于将锻造半钢轧辊的原始孔型修改为目标孔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