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真空冷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9747.1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宏武;严昆仑;何世杰;吴千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8/00 | 分类号: | B01D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真空 | ||
本发明属于特种玻璃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真空冷阱,包括冷阱本体,所述的冷阱本体的上端设有与冷阱本体连通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的出气端连接有位于冷阱本体内的盘管,所述的盘管的末端与冷阱本体连通;所述的出气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的冷阱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的冷阱本体的内部设有位于盘管外侧的换热层;所述的换热层内通入有制冷液体,所述的换热层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设置在冷阱本体上。该高效真空冷阱能够有效的吸附原料中的水分使之冷凝,并可以顺畅的实现在加工后的水分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玻璃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真空冷阱。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阱的结构包括冷阱本体、设置在冷阱本体内的盘管、与盘管连通并设置在冷阱本体上的出气端、与冷阱本体连通并设置在冷阱本体上的进气端。
该冷阱一般与杜瓦瓶配合,消除特种玻璃制备过程中原料中的水分。
其工作原理在于:原料端高温加热,游离水汽化,进入图1冷阱,冷阱置于图2装有液氮的杜瓦瓶冷凝,吸附水蒸气。
早期冷阱的缺陷在于:在出气端没有控制阀门,无法顺利的实现出气切断,并且冷凝水排出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真空冷阱,该高效真空冷阱能够有效的吸附原料中的水分使之冷凝,并可以顺畅的实现在加工后的水分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真空冷阱,包括冷阱本体,所述的冷阱本体的上端设有与冷阱本体连通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的出气端连接有位于冷阱本体内的盘管,所述的盘管的末端与冷阱本体连通;所述的出气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的冷阱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的冷阱本体的内部设有位于盘管外侧的换热层;所述的换热层内通入有制冷液体,所述的换热层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设置在冷阱本体上。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换热层为盘管状或圆筒状。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换热层为圆筒状;所述的换热层上下端为为开放面,所述的换热层通过连接柱和冷阱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换热层的内径和盘管的外径匹配。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进气端设有第三阀门。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冷阱本体的底部设有积液部,所述的第二阀门设置在积液部的底部。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第一阀门为具有连通冷阱本体和进气端的通道的磨砂塞子。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第三阀门为具有连通盘管和出气端的通道的磨砂塞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传统的杜瓦瓶以换热层的形式设置到冷阱本体内部,并且在冷阱本体的出气端和底部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通过换热层对进入冷阱本体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使水汽能够积存在冷阱本体的底部,当液态水积存到一定量的时候,关闭第一阀门,缓慢开启第二阀门,实现对于冷凝水的排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的冷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的杜瓦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