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样品萃取检测方法及其净化枪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9165.3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靳钊;谢尚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贞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02;G01N30/14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林泉街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曲霉毒素 检测 食用植物油 枪头 萃取 净化 待测样品 样品净化 移取 移液 回收率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样品萃取检测方法及其净化枪头。将移液技术与样品净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在液体移取的同时,完成待测样品的净化过程,大大节省了操作步骤,保证了检测精度,并且显著提高了样品的回收率,检测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样品萃取检测方法及其净化枪头。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的香豆素类衍生物,由黄曲霉菌代谢产生,一类致癌物。黄曲霉菌多存在于湿热环境下发霉的粮食当中。而花生、大豆油等多种食用植物油均通过油料作物发酵酿造制得。因此这些油料作物如若采用被黄曲霉菌污染,所得产品中也有很大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从而影响消费者健康。
食用植物油中的物质组成复杂多样,食品成分分析前需要对干扰的物质进行净化处理,以便顺利完成检测。常用的萃取方法是固相萃取方法,①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处理设备,成本高,不利于快速检测及野外检测的环境。②在萃取过程中,样品需要慢慢流经固相柱,并用大量溶剂不断洗脱,耗时过长且操作不便。③样品在萃取后需要二次转移到检测设备当中进行检测。其难以避免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影响检测的精度。移液枪是分析检测过程必备的液体移取工具,移液精度高,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生物检测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检测工作效率,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样品萃取检测方法,将移液技术与样品净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在液体移取的同时,完成待测样品的净化过程,大大节省了操作步骤,保证了检测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样品萃取检测方法,检测步骤包括:(1)样品提取:取待检样品用提取溶剂定容,振荡提取,收集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2)样品吸液:采用移液枪定量吸取样品提取液;(3)净化萃取:采用移液枪继续定量吸取空气,并将移液枪头超声处理,振动及鼓动样品提取液中气泡,使移液枪头内净化萃取材料吸附待测组分;(4)样品排液:将移液枪内残液排出;(5)样品洗脱:抽取洗脱溶剂,重复(3)、(4)步骤操作,使移液枪头内净化萃取材料洗脱待测组分,合并各残液得到样品洗脱液;(6)样品检测:将样品洗脱液送至检测设备上机检测。
其中,在步骤(1)中,提取步骤包括:称取5g食用植物油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用提取液(20mL 84%乙腈/水)定容到25mL,高速均质(≥10,000r/min)5min、摇床(200-300r/min)剧烈振荡20min或超声提取30min,用快速定量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或放入离心机(≥7000r/min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提取液。所述食用植物油优选为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菜籽油、橄榄油中的至少一种,及其多种的调和油。
优选的,移液枪枪头体积容量为(3-15)ml,提取液的样品吸取量占枪头体积容量的(10-30)%,吸入空气占枪头体积容量(70-90)%。
其中,在步骤(2)中,样品萃取步骤包括:①取出枪头,安装于移液枪,将枪头伸入待萃取样品液面以下,按下移液枪吸液,吸入1ml待净化样品,停留5s;②将移液枪枪头移出液面,再次按下移液枪吸液,吸入1ml空气,使液体与萃取材料充分混合,重复此步骤三次,共吸入4ml空气;③移液枪显示5000ul ALL满载,将枪头对准2ml样品瓶,按下移液枪排液;④抽取1ml洗脱溶剂,重复②、③步骤操作,收集并合并净化和洗脱后的残液,得样品洗脱液。
其中,在步骤(5)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析,检测条件为:
流动相:A相,水;B相,乙腈-甲醇(50:50,v:v);
等梯度洗脱条件:A,68%;B,32%;
色谱柱:C18柱(柱长150mm,柱内径4.6mm,填料粒径5μm);
流速:1.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贞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贞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