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取代14C单标记苯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2906.5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称古;颜盛旺;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7/10 | 分类号: | C07C227/10;C07C229/64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环化合物 单标记 标记中间体 合成 强碱 紫外反应器 氮气保护 三氟甲基 三氟乙酸 药物标记 苯环 产率 叠氮 烯酸 乙酯 制备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取代14C单标记苯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4‑氧代‑2‑烯酸‑4‑14C酸与强碱反应,随后再加入三氟乙酸三氟甲基乙酯反应得到碳14标记中间体IM‑1;再与甲磺酰叠氮反应得到碳14标记中间体IM‑2;再在氮气保护下置于紫外反应器中反应得到成品多取代14C单标记苯环化合物。本发明具有的优点为易在苯环上取代基定位、产率较高及制备的多取代14C单标记苯环化合物能用于药物标记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多取代14C单标记苯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在药物发现和开发中,体内分布和代谢研究常规使用放射性核素追踪药物去向(Dalvie, 2000; Marathe等, 2004; Veltkamp, 1999)。大多数研究中使用放射性核素3H或14C代替原始药物分子中的H或C原子。在多数情况下,3H标记的化合物较易获得,因而在药物发现过程中首先用它们研究代谢和选择性生物转化,以确定特定的药物代谢相关问题。由于3H存与水交换及通过生物转化反应使3H标记丢失的风险,因此用来支持药物开发和注册的放射性药物代谢和分布试验主要依赖14C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即使它们的合成需要耗费大量资源。
近年来,国家对药品和农药的监管力度加强,要求每个新药或者农药在注册申报之前需要有一系列的放射性药物代谢和分布试验来证明这种药品或农药的有效性以及对人体、环境、植物的影响。在研究中,将14C成功引入到目标位置,成为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目前在药物合成过程中引入到苯环结构中的14C主要使用碳酸钡-14C和金属钡、金属钙或者金属镁等在高温下生成电石-14C,再经水解得到乙炔-14C,最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乙炔-14C三聚成苯-14C。
在实际的合成过程中苯-14C还需要经过一系列衍生化得到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14C衍生物。该途径经常面临着苯环上取代基定位难、同分异构体分离难、步骤长、产率低等问题。鉴于此,一种多取代单标记的苯系化合物的合成的药物标记合成中显得非常有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取代14C单标记苯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易在苯环上取代基定位、产率较高及制备的多取代14C单标记苯环化合物能用于药物标记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取代14C单标记苯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氧代-2-烯酸-4-14C酸溶于有机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在-100~-50℃滴加强碱,在-100~-50℃反应0.5~2小时,随后在-100~-50℃再加入三氟乙酸三氟甲基乙酯反应,反应时间为0.3~2小时,用水淬灭反应;
反应混合液升温到室温后,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清洗,然后将水相用稀盐酸调节pH到2~3,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旋干得到碳14标记中间体IM-1;
其中4-氧代-2-烯酸-4-14C酸与强碱的摩尔比为1:2~1:3;
4-氧代-2-烯酸-4-14C酸与三氟乙酸三氟甲基乙酯的摩尔比为1:1~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2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