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序加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6579.2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7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嫦娥;吕文琦;王俊辉;吴迪;田野;邹云天;李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序加工 工位 槽轮机构 多用途工具 多次加工 夹持装置 加工流程 加工效率 加工装置 空间间隔 顺序加工 一次夹持 组合工具 多工序 槽轮 固连 夹持 耗时 消耗 停留 移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工序加工机构,属于组合工具或多用途工具领域。为解决目前多工序加工流程复杂耗时长的问题,所述多工序加工机构利用槽轮机构实现一次夹持多次加工的特点使各工序间消耗工时和人力大大降低。该机构包括槽轮机构和对工件进行夹持和加工装置,槽轮机构控制工件在各工位间的移动和在工位上的停留,与槽轮固连的夹持装置还扩大了不同工位间的空间间隔,可实现多工件同时在不同工位进行不同工序的顺序加工。本多工序加工机构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合工具或多用途工具领域,涉及一种多工序加工机构。可以实现多工件同时在不同工位进行不同工序的顺序加工,使各工序间降低无效工时和所需人力,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零件多工序加工主要有流水线加工和加工中心两种方式。流水线加工较为普遍,需要较多的人力和工序间的无效工时;加工中心加工有很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两者之间缺少具有良好过渡性的加工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内容为一种多工序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
拨轮,槽轮机构中的主动轮,连续转动,为工件在不同工位间移动提供动力。
槽轮,槽轮机构中的从动轮,间歇转动,与夹持装置固连,带动工件在工位间运动和在工位上暂停。
夹持装置,对工件夹持定位,与槽轮固连,通过连杆长度的改变控制工件与槽轮中心的距离,从而调整各工位间的间距。
加工装置,与夹持装置配合对工件进行加工,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加工需求更换,使用时在相应工位固定。
所述拨轮与槽轮配合布置;所述夹持装置按槽轮槽数与槽轮同心均布,用于夹持、定位、控制各工位间间距,以及通过齿轮等零件与加工装置协同配合;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一个上料和下料机构,加工装置总数目小于等于槽轮槽数,固定于工件暂停处;所述加工装置应通过夹持装置,依据不同的加工要求,使工件静止不动或作回转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所述多工序加工机构,减少了对刀次数,简化了加工流程,同时可以有效节省各工序间的无效工时。
2.所述多工序加工机构,可使加工装置设计模块化,互换性强,实现不同零件的加工。
3.所述多工序加工机构,较相同工序的流水线加工方式,占地面积小、节省人力投入。
4.所述多工序加工机构,较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本大大降低,操作工人技术要求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工序加工机构的示意图;
以下是说明书附图中各项内容的具体说明:
1.槽轮;2.拨轮;3.夹持连杆;4.夹持配合齿轮;5.加工配合齿轮;
其中夹持装置和加工装置依据不同工件而不同,故未具体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工序加工机构由槽轮机构、夹持装置和加工装置构成,夹持装置包括控制工件加工位置距槽轮中心距离的杆件、对工件进行夹持和定位的夹持机构、与加工机构配合实现对工件进行上下料、切削、磨削等加工的配合机构,见夹持连杆3、夹持配合齿轮4,分别表示连杆和以齿轮为例的配合件。加工装置包括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刀具及带动工件定位或回转运动的配合件,见加工配合齿轮5,表示以齿轮为例的配合件。且加工装置功能可根据需求设定,具有模块化的特点。
拨轮,槽轮机构中的主动轮,连续转动,为工件在不同工位间移动提供动力。
槽轮,槽轮机构中的从动轮,间歇转动,与夹持装置固连,带动工件在工位间运动和在工位上暂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盖板类铸件自动清理的机器人单元与方法
- 下一篇:六轴镗铣加工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