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成沉香树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3638.0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3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沉香 树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沉香树脂的方法,其包括:步骤(a):于一沉香树上朝其髓心开设形成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各第一注入孔具有相对的一起始端及一末端,该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的起始端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于所述沉香树的树围,且所述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的末端与所述沉香树的木质部连通;以及步骤(b):将一气体以泵浦加压注入所述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从而破坏所述沉香树的木质部以生成沉香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生成树脂的方法,尤指一种以人工方式生成沉香树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沉香为一由沉香树脂与木质结合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含倍半萜化合物(Sesquiterpenes)、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2-(2-Phenylethyl)chromone)、三萜类合物(Triterpenoids)、芳香族化合物(Aromatics)和脂肪酸类,沉香因上述成分而具有特殊的气味,因此可被提取作为香料;阴干后的沉香可作为中药材,具有强化心脏及神经的疗效;并且可将沉香进行雕刻作为装饰品,由于上述多种用途,沉香因此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
欲使沉香树产生沉香需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沉香树需具有一定的树龄而具备发育良好的树脂腺,以便可大量产生具特殊气味的分泌物;并且,沉香树需遭受刀伤、树虫蛀咬、枝干腐朽或被微生物所感染,上述对沉香树的破坏会诱引树脂腺产生出具特殊气味的分泌物,促使受伤的组织愈合,而此具特殊气味的分泌物和木质结合后即可称为沉香。但此自然生成沉香的过程一般需四十年以上,且上述情况发生的机率小于10%,即使是具有良好树脂腺的沉香树,其一生仍可能不生成沉香。
因此,市面上以自然方式生成的沉香非常稀少,大部分的沉香是以人工方式生成,如刻意于沉香树的表皮上造成创伤并防止伤口愈合;又或是于沉香树上打孔,并注入可致使沉香树脂生成的菌液,使沉香树受感染,诱引沉香树于伤口或感染处产生具特殊气味的分泌物,进而达到生成沉香的目的。另一方面,生成有沉香树脂的沉香树,由于其本身具有特殊香气另具有商业价值,而可加以利用。
然而,无论是以自然方式或人工方式生成沉香树脂,沉香树仅会于创伤或受感染处产生出具特殊气味的分泌物。因此,若欲大量生成沉香,则需扩大伤害沉香树的范围,但过大的创伤可能致使沉香树无法输送养分而导致死亡,即使沉香树得以生存,在取出沉香后,沉香树的表皮已无完整的区域,则可能导致沉香树无法再被加以利用,故现有技术中生成沉香的方法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成沉香树脂的方法,其不需大量破坏沉香树的表皮即可生成大量的沉香树脂,故可降低沉香树无法输送养分死亡的机率,并可维持沉香树表皮的完整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生成沉香树脂的方法包括:
步骤(a):于一沉香树上朝其髓心开设形成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各第一注入孔具有相对的一起始端及一末端,该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的起始端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于所述沉香树的树围,且所述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的末端与所述沉香树的木质部连通;以及步骤(b):将一气体以泵浦加压注入所述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从而破坏所述沉香树的木质部以生成沉香树脂。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自注入孔注入加压的气体可大范围的破坏沉香树的木质部,故可诱使沉香树于创伤处产生具特殊气味的分泌物,进而生成沉香树脂,并与木质混合生成沉香;由于本发明的注入孔分布方式,可在最小破坏范围破坏最大沉香树的木质部范围,此外相较于打孔注入菌液的方式可减少注入孔形成的数量,因此可缩小对沉香树造成外伤的范围;相较于现有技术克服了以往刀砍沉香树制造伤口导致沉香树外观不佳或导致沉香树死亡的问题,另相较于打孔注入菌液的方式可更快速的生成沉香树脂。
较佳的,所述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的起始端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于所述沉香树的一第一横切面上。
较佳的,所述四至八个第一注入孔的末端相互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八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3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