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燃烧环保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5771.1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唐武才;郎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名合一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8500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燃烧 环保 装置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垃圾燃烧环保上料装置,它包括焚烧炉体、推动气缸和垃圾焚烧仓,焚烧炉体的顶部设置左仓门和右仓门,左仓门和右仓门的底部均设置滑块,滑块沿着滑杆做水平往复运动,焚烧炉体外壁设置行程开关;焚烧炉体中部设置有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且在焚烧炉体内相密封配合,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侧端均设置有L型连接板,L型连接板与推动气缸活塞杆相固定;垃圾焚烧仓左部设置输氧管道,输氧管道上设置输氧管控制阀;垃圾焚烧仓右部设置点火喷头,焚烧炉体侧壁设置有排气管。本发明能够防止上料过程中或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对人体带来危害,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满足企业人性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燃烧环保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飞速增长,每年垃圾的堆积和储存量非常大,垃圾处理如果采用垃圾填埋的方式,就会对土地资源造成巨大污染,浪费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业发展。焚烧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并且占用土地资源最少,但是,在对垃圾送入焚烧设备进行集中焚烧时,送料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忍受垃圾集中时产生的臭气或者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上料,这对企业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体验产生较大的影响,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限制了企业发展,不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垃圾燃烧环保上料装置,它能够在工作人员上料时,防止上料过程中或者上次垃圾焚烧产生的残余废气对人体带来危害,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满足企业人性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要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燃烧环保上料装置,它包括焚烧炉体、推动气缸和垃圾焚烧仓,焚烧炉体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可闭合的左仓门和右仓门,左仓门和右仓门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滑块,滑块能沿着焚烧炉体外壁的滑杆做水平往复运动,左仓门下方且于焚烧炉体外壁固定设置有行程开关;焚烧炉体中部设置有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在非工作状态时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在焚烧炉体内相密封配合,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伸出焚烧炉体的侧端均固定设置有L型连接板,L型连接板与推动气缸活塞杆相固定;左活动板下方且于垃圾焚烧仓左部设置有输氧管道,输氧管道上设置有输氧管控制阀;右活动板上方且于焚烧炉体侧壁设置有排气管。
进一步的,左仓门的端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倾斜设置第一密封垫,右仓门的端部设置有板体,板体上倾斜设置有第二密封垫,第二密封垫能与第一密封垫相密封配合,且均采用耐高温硅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左仓门底部的滑块沿滑杆至最右端时能够触压行程开关的触头,推动气缸活塞杆推动L型连接板,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向两侧打开,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的上方均倾斜设置有推料板,推料板的下端与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左活动板的端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从左至右设置有弹簧、第一密封垫块、限位板;右活动板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端部设置呈梯形状的第二密封垫块,第二密封垫块能穿过限位板与第一密封垫块的梯形凹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左仓门和右仓门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握把。
进一步的,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管控制阀,排气管与外界引风机的输入端口相连接,引风机的输出端口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的,左活动板、右活动板与焚烧炉体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防止废气泄露的密封条,且密封条采用耐高温硅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燃烧环保上料装置,它能够在工作人员上料时,防止上料过程中或者上次垃圾焚烧产生的残余废气对人体带来危害,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满足企业人性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名合一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未名合一生物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5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