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4977.2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赵智慧;祝雪连;刘颖;孙岳鹏;雷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圣联合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10;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1024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人工 湿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人工湿地,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湿地填料层易阻塞的技术问题。该可调节人工湿地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水处理池内的水流调节机构,所述水流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污水处理池内水流进出水位差。本发明用于改善现有人工湿地中填料层阻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现有人工湿地一般为重力流,在处理污水时,当水量小于设计流量时,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后就会在湿地填料内积累,污水在不流动时其中含有的悬浮物等污染物质就容易截留在填料层,时间久了造成填料的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人工湿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湿地填料层易阻塞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水处理池内的水流调节机构,所述水流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污水处理池内水流进出水位差。
优选地,所述水流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集水器、第一布水器、第一进水机构和第一调节开关;所述第一集水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有所述第一集水器沿竖直方向排列在所述污水处理池内部;所述第一布水器的数量为一,所述第一布水器设置在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部;所述第一布水器通过所述第一进水机构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调节开关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集水器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有的所述第一集水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开关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还设置有第一出水机构,所述第一出水机构包括出水井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井与所述污水处理池分隔,且所述出水井的底部低于最下层的第一集水器;所有所述第一集水器均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开关与所述出水井连通,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水井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连通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开关包括弯头接管和插杆;所述弯头接管一端与第一集水器的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出水井且开口向上;所述插杆能够与所述弯头接管进行插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水器的数量为三;依次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内填料高度的1/3、2/3、1。
优选地,所述水流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集水器、第二布水器、第二调节开关和第二出水机构;所述第二布水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有所述第二布水器沿竖直方向排列在所述污水处理池内部;所述第二集水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集水器设置在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部;所述第二调节开关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布水器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有的所述第二布水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开关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水器通过所述第二出水机构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还设置有第二进水机构,所述第二进水机构包括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布水器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布水器均通过一根所述进水支管与所述进水总管连通;每个所述进水支管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调节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二布水器的数量为三;依次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内填料高度的1/3、2/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圣联合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圣联合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4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