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晶高容量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2675.1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1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亿华;王海涛;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晶高 容量 镍钴锰酸锂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高容量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钴锰酸锂表面包覆有氢氧化亚镍,包覆厚度为1‑5μm,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Ni(OH)2,其中,0x1,0y1。制备方法包括:将Li2CO3和NixCoyMn1‑x‑y(OH)2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在氧化气氛中进行第一次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将所得一次烧结料进行气磨粉碎,再与氢氧化亚镍混合均匀,得到预包覆复合材料;将预包覆复合材料在氧化气氛中进行第二次烧结,即得单晶高容量钴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低成本、工艺简单,得到的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晶高容量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镍钴锰酸锂以相对廉价的镍和锰取代了钴酸锂中三分之二以上的钴,成本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和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磷酸亚铁锂相比,镍钴锰酸锂材料和钴酸锂在电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方面非常接近,使得镍钴锰酸锂材料成为新的电池材料而逐渐取代钴酸锂,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宠儿。
2015年2月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15年底轿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200Wh/kg,镍钴锰酸锂等三元材料作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在性价比、容量、大倍率特性等特点,将以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正逐步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胜者,并替代目前市场上主要其它电池正极材料。分析认为,随着三元材料在动力领域安全性逐步成熟,以及消费市场对于续航里程的需求提升,国内车企或将掀起一轮由磷酸铁锂转向三元路线的变道风潮。在此背景之下,三元材料市场有望迎来较大的市场需求。由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理论能量密度值只有170Wh/kg,而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理论能量密度值可以达到265Wh/kg,在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上更具优势。
正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核心,目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目前市场上方兴未艾,普遍应用于手机、数码以及动力电池等领域。但是,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存在镍、钴、锰阳离子混排现象,导致其循环性能和充放电效率不高。中国专利CN108550802A公开了一种Y/La掺杂Co/B共包覆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用Co/B进行包覆后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中国专利CN107946579A公开了一种锰酸锂包覆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大倍率放电性能。但是Co/B或锰酸锂包覆难以提高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镍钴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晶高容量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提高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单晶高容量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Li2CO3和NixCoyMn1-x-y(OH)2为原料,按Li:(Ni+Co+Mn)的摩尔比为1.05~1.2混合,得到预混料;
2)将步骤1)所得预混料在氧化气氛中进行第一次烧结,得到一次烧结料;
3)将步骤2)所得一次烧结料进行气磨粉碎,得到破碎料;
4)将氢氧化亚镍与步骤3)所得破碎料混合均匀,其中氢氧化亚镍与破碎料的质量比为1-5:100,得到预包覆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显著性权重的图像融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预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