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9848.4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荣;刘兴良;缪宁;冯秋红;张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更新 冷杉 次生林 乔木层 暗针叶林 林地土壤 林木生长 培养周期 人工辅助 演化过程 自然条件 补植 母树 清林 下层 抚育 苗木 保留 更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2)乔木层抚育;3)下层清林;4)补播和补植。通过对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实现人工辅助的措施促进红桦‑岷江冷杉林的天然更新,既保留了天然更新的苗木,缩短了培养周期,促进了林木生长,又改变了林地土壤环境和林分结构,克服了天然更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新效果差的缺点,加速了现有林分向高效暗针叶林的演化过程天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四川西部森林遭受了大规模采伐,伐区主要位于海拔2800~3600m,是箭竹岷江冷杉林和藓类岷江冷杉林的典型分布区,森林采伐后形成了箭竹和藓类次生林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类型,前期多形成悬钩子或箭竹灌丛,后期形成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红桦作为一种先锋树,是暗针叶林恢复的早、中期—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阶段的优势树种。红桦由于其速生性、落叶量大,易形成软死地被物,这对采伐迹地的植被覆盖,生态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为岷江冷杉的更新提供了很好的林下环境,随着森林的恢复,岷江冷杉最终将取代红桦。但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土壤植物种子分别情况分析,从阔叶林恢复到针阔混交林阶段岷江冷杉土壤种子总数及各组分变化缓慢,而从针阔混交林阶段到暗针叶老龄阶段岷江冷杉土壤种子总数及各组分变化较大,据调查,该类次生林冷杉种子的发育不全种子、空壳种子和腐烂种子数占土壤种子总数的比例分别高达31.91%、21.55%和16.25%,能真正萌发和长大成幼树的比例极少,因此,通过对该类林分的结构调整,实现人工辅助增加林分的天然更新能力,促进森林的正向演替,是实现该类森林生态功能快速恢复的重要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通过对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实现人工辅助的措施促进岷江冷杉林的天然更新,既保留了天然更新的苗木,缩短了培养周期,促进了林木生长,又改变了林地土壤环境和林分结构,克服了天然更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新效果差的缺点,加速了现有林分向高效暗针叶林的演化过程天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2)乔木层抚育;3)下层清林;4)补播和补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包括:a、选择发育良好,树干通直高大的冷杉、云杉、落叶松、桦木等为母树;b、所选母树的阳性树种的树冠长度应该占树干长度的2/3左右,阴性树种的树冠长度须为树干长度的4/5左右;c、母树年龄冷杉、云杉60-120年,落叶松40-100年,桦木20-60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与2)中乔木层抚育包括:a、伐除折损木、霸王木、病虫害木、衰弱木,在乔木层疏伐后郁闭度不能小于0.5的情况下,伐除成过熟木、分叉木、弯曲木;b、保留幼苗幼树,保留有经济价值的中小径木、幼苗、幼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下层清林包括以下步骤:a、去除杂灌15-20%,砍伐至地上10厘米以内;b、清除草本25-35%,连根去除;c、清除枯落物+苔藓5-15%;并将上述清除物分散平铺于没有清除的林地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补播和补植包括:a、对于林中面积大于6×6m2中空地,实行补植和补播岷江冷杉、云杉,以补助天然更新的不足;b、采用块状整地,面积为1×1m2—2×2m2,每亩空地80至200块,翻土的深度在10-20cm,再在上面种植或播种岷江冷杉、云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