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川西阔叶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改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69846.5 申请日: 2019-05-06
公开(公告)号: CN110122252B 公开(公告)日: 2022-10-14
发明(设计)人: 刘世荣;刘兴良;缪宁;冯秋红;孙鹏森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3/00 分类号: A01G23/00;A01G17/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陈娟
地址: 1000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阔叶 次生林 水源 涵养 功能 改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川西阔叶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类型划分;2)乔木树分级;3)划分后的林分改造,根的调查结果,确认伐林的林窗大小、林窗数量、最佳组合与布局;4)补植抚育、调整,带状、块状,确定并标记疏伐对象;5)保留幼苗。本发明对人工林的生态系统干扰极小,可削减冠层乔木间的竞争自耗,提高乔木的净生产力,促进森林更新,增加森林的结构复杂性,推动林下环境与土壤多样性组成及其食物网关系的自然恢复。本发明通过多层立体的环境资源的高效的利用,实现森林光合碳利用效率最大化,在碳减排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积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川西阔叶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四川西部米亚罗林区植被垂直成带明显,其类型和生境随海拔及坡向而分异。原生森林分布于海拔2400~4200m之间,以亚高山暗针叶林为主,主要优势树种为岷江冷杉。该区1950~1978年间进行过大规模采伐,迹地初期多形成悬钩子或箭竹灌丛,经过长期演替,以桦木为主的次生阔叶树种的天然更新也普遍而大量的发生,形成大面积的次生阔叶林。这类林分具有同龄单层的特征,以红桦、糙皮桦为优势树种,并混生有槭树、椴树,以及许多较高大的灌木,如野樱桃、花楸等;原生针叶树种的更新均处于更新层、演替层,或是刚开始发生。前期调查得到,由于这类林分同龄、单层,植被和土壤垂直空间结构较为简单,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差,为此,本发明将通过对该类林分的结构调整,实现提高林分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森林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川西阔叶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改造方法,对人工林的生态系统干扰极小,可削减冠层乔木间的竞争自耗,提高乔木的净生产力,促进森林更新,增加森林的结构复杂性,推动林下环境与土壤多样性组成及其食物网关系的自然恢复。本发明通过多层立体的环境资源的高效的利用,实现森林光合碳利用效率最大化,在碳减排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碳积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川西阔叶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类型划分;2)乔木树分级;3)划分后的林分改造,根的调查结果,确认伐林的林窗大小、林窗数量、最佳组合与布局;4)补植抚育、调整,带状、块状,确定并标记疏伐对象;5)保留幼苗。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类型划分包括:在6~10月对林分的生长情况、林分结构、地表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按乔木层的郁闭度划分为三个改造类型:I型林分,郁闭度大于等于0.7;II型林分,郁闭度小于0.7且大于等于0.4;III型林分,郁闭度小于0.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乔木树分级为:共分为4级,I级木为干形良好,生长活力强的林木;II级木为干形较差或长势较弱的林木;III级木为空腐木、出现衰败或部分死亡的林木;IV级为严重影响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生长的林木。

进一步地,所述I型林分采用下列方法改造:1)按“五砍五留”的选木原则,伐除II级、III级、IV级的成过熟木、霸王木、分叉木、弯曲木、折损木、病虫害木、衰弱木,并对红桦大树进行环割,促进其死亡速率,环割比例在10-20%之间;2)抚育:割除遮压目的树种的灌木以及与目的树种争水、肥的杂草,并将影响树木生长的枝条、死枝、枯枝和病虫害危害较重的枝条切除;3)抚育调整后保留2400-3600株/hm2幼苗幼树,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

进一步地,所述II型林分采用下列方法改造:1)伐除严重影响目的树种正向演替和生长的I、II级木,抚育疏伐后郁闭度不能小于0.5;2)伐除II级、III级、IV级的成过熟木、霸王木、分叉木、弯曲木、折损木、病虫害木、衰弱木;3)对于小径级的清除植物,分散平铺于林地,以不影响幼苗幼树生长为准,对胸径大于10cm以上的清除林木,按用材林标准进行超材,集中堆放或运出林地;4)保留幼苗幼树,保留有经济价值的中小径木、幼苗、幼树,并可引进岷江冷杉、云杉等树种,以形成复层针阔混交林,加快演替进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