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模块及其构成的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9267.0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芳 |
主分类号: | B66B1/28 | 分类号: | B66B1/28;B66B1/34;B6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候梯 预设 乘梯 楼层 电梯运行控制 振动信号检测 电梯运行 判断模块 速度获取 运行效率 开门 修正 检测 | ||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判断模块及其构成的电梯运行控制系统。根据电梯运行速度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根据采用振动信号检测方法判断是否有人候梯所需的时间对第一预设时间进行修正,生成第二预设时间;距离到达待停靠楼层的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采用振动信号检测方法判断所述待停靠楼层是否有人候梯,并对电梯进行相应控制。本发明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通过检测待停靠楼层是否有人候梯,控制电梯在没有人候梯时直驶,从而避免了电梯开门后没有人上电梯的状况,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也减少了乘梯人员的乘梯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乘梯感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判断模块及其构成的电梯运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是现代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但是现有电梯的控制方法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写字楼使用电梯时,等待乘梯的人员已经按了目标楼层后,因为忘了拿东西需要返回寻找或者其他的情况,会离开候梯区域,同时并不会对已按的目标楼层进行取消,或者有些电梯不能取消,这时,电梯的控制程序仍旧会默认为该楼层有人需要上电梯,因此会在该楼层进行停靠,从而出现门开了但是没人上电梯的情况。因为一般写字楼通常为高层电梯,若很多层都出现这种门开了没人上电梯的状况,不仅大幅影响电梯的使用效率,而且延长了电梯内人员的乘梯时间,从而影响用户的乘梯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系统和电梯,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振动传感器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电梯的待停靠楼层,并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根据预设频率对待停靠楼层进行更新;所述待停靠楼层为只存在进电梯信号不存在出电梯信号的楼层;
步骤2,采集电梯运行速度,并根据电梯运行速度获取第一预设时间;
步骤3,获取采用振动信号检测方法判断待停靠楼层是否有人候梯所需的时间,并根据所述时间对第一预设时间进行修正,生成第二预设时间;
步骤4,距离到达所述待停靠楼层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时,采用振动信号检测方法判断所述待停靠楼层是否有人候梯,若有人候梯,则控制电梯在所述待停靠楼层停靠;若没有人候梯,则控制电梯不停靠所述待停靠楼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通过检测待停靠楼层是否有人候梯,控制电梯在没有人候梯时直驶,从而避免了电梯开门后没有人上电梯的状况,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也减少了电梯内乘梯人员的乘梯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乘梯感受。同时,本发明根据电梯运行速度和判断是否有人候梯所需的时间来设定合理的预设时间,从而选择准确的时间点来进行是否有人候梯的判断,避免出现明明有人等待电梯但是因判断时间不合理没有检测到从而导致电梯不停的情况,提高了电梯整体的用户使用满意度。
进一步,步骤1中,每间隔5~10s对待停靠楼层进行更新。
进一步,将靠近电梯门的等待区域划分为等待上行区域和等待下行区域,当步骤1中电梯处于下行状态时,步骤4只检测等待下行区域是否有人候梯;当步骤1中电梯处于上行状态时,步骤4只检测等待上行区域是否有人候梯。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通过将等待区域划分为等待上行区域和等待下行区域,方便步骤4对是否有人候梯进行判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步骤4中,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所述待停靠楼层靠近电梯门0~2米处的脚步移动信号,根据所述脚步移动信号的移动方向以及脚步移动信号幅值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待停靠楼层是否有人候梯。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采用振动传感器判断是否有人候梯,不仅检测方法简单,而且检测结果准确且检测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芳,未经吴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