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源材料高温堆肥方法及其中使用的酵头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68938.1 申请日: 2019-05-05
公开(公告)号: CN110272305A 公开(公告)日: 2019-09-24
发明(设计)人: 沈其荣;黄启为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5F17/00 分类号: C05F17/00;C05F15/00;C12N1/14;C12N1/20;C12R1/645;C12R1/07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傅婷婷;徐冬涛
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重量份 酵头 堆肥 植物源 堆肥材料 高温堆肥 吸附剂 源材料 种植物 商品有机肥 吸附剂组成 堆肥产品 废弃材料 行业标准 作物秸秆 有机质 超高温 氮磷钾 高温菌 糠醛渣 蘑菇渣 中药渣 醋渣 腐熟 干物 酒渣 糖渣 树枝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材料高温堆肥方法及其中使用的酵头。一种植物源材料高温堆肥酵头,酵头的原材料包括:第一植物源堆肥材料50~70重量份,第二植物源堆肥材料0重量份或15~30重量份,第三植物源堆肥材料5~10重量份,堆肥菌吸附剂10~15重量份,所述的堆肥菌吸附剂由堆肥超高温菌吸附剂和堆肥高温菌吸附剂组成,上述物料均按干物计。只要使用本发明高温酵头,均能使所有植物源废弃材料(例如作物秸秆、树枝、尾菜、蘑菇渣、糖渣、糠醛渣、酒渣、醋渣、中药渣等)在一个月之内达到完全腐熟,所获堆肥产品可以达到商品有机肥的行业标准,即有机质大于45%,氮磷钾总养分大于5%,水分小于30%,pH5.5~8.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堆肥发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源材料高温堆肥方法及其中使用的酵头。

背景技术

植物源堆肥材料包括农作物秸秆、城市园林修剪枯枝落叶、中药渣、木署渣、酒渣、醋渣、糠醛渣、食用菌渣等,我国每年产生这些有机废弃物约20亿吨,如果做成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而且植物源材料不含或含量很低的重金属、抗生素、环境类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是生产绿色农产品甚至有机农产品最好的原材料。与动物源粪便相比,植物源材料因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需要的堆肥温度高和时间长,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植物源材料分解速度最快的堆肥温度为65-75℃,因此如何激发堆肥微生物活动,使堆肥温度迅速上升至65-75℃,并维持更长的时间,是决定堆肥企业效益的关键。因此获得高质量的高温堆肥微生物的起爆剂(堆肥酵头)是其中的技术瓶颈。超高温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60-65℃,但是液体发酵扩繁这些高温微生物一般需要48小时以上的生长时间,如此长时间靠蒸汽维持几吨体积的发酵罐温度生产上就很难实现,这成为高温菌生产的限制因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植物源材料高温堆肥酵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该酵头进行植物源材料高温堆肥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植物源材料高温堆肥酵头,酵头的原材料包括:第一植物源堆肥材料50~70重量份,第二植物源堆肥材料0重量份或15~30重量份,第三植物源堆肥材料5~10重量份,堆肥菌吸附剂10~15重量份,上述物料均按干物计;

所述的第一植物源堆肥材料选自作物秸秆、枯枝落叶、木署渣、食用菌菇渣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第二植物源堆肥材料选自糠醛渣或糖渣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第三植物源堆肥材料选自豆饼、菜饼或棉子饼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堆肥菌吸附剂由堆肥超高温菌吸附剂和堆肥高温菌吸附剂组成;所述的堆肥超高温菌吸附剂是由麦麸吸附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发酵液制得;所述的堆肥高温菌吸附剂是由麦麸吸附堆肥真菌和堆肥芽孢杆菌发酵液制得。

其中,所述的堆肥超高温菌为保藏号为CGMCC No.14935的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NJAU B5。

所述的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发酵液优选是将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接种于LB培养基,于65℃,160rpm发酵45~50小时获得的芽孢含量为5ⅹ109个/ml的菌液。

所述的堆肥超高温菌吸附剂是由每公斤麦麸吸附0.3~0.5升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发酵液制得。

所述的堆肥真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GMCC No.3309的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NJZ5。

所述的堆肥真菌发酵液优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向PDA液体培养基中接入孢子悬液,至终浓度为1x107个/mL,于45℃、200rpm摇床振荡培养24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8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