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高效提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5782.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2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元西方;张建飞;王志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高效 系统 | ||
1.一种循环式高效提标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缺氧池(B),缺氧池(B)包括:反应容器(600)、用于在操作中将来自调节池(A)的液体引入反应容器(600)中的第一进液口(610)、用于在操作中将来自好氧池(C)的液体引入反应容器(600)中的第二进液口(620)、出液口(630)、至少一个气体聚集器(700)、至少一个气液分离器(800)、至少一根上行管(G1)和下行管(G2);
其中,至少一个气体聚集器(700)通过至少一根上行管(G1)连接于气液分离器(800),至少一个气体聚集器(700)在缺氧池(B)的液体中收集液体中产生的气体并通过上行管(G1)传输至气液分离器(800),以减少液面波动;
所述下行管(G2)连接于气液分离器(800)以将气液分离器(800)中的液体下送至反应容器(600)的中部或者底部;
所述系统还包括调节池(A)、好氧池(C)、沉淀池(D)和清水池(E),清水池(E)设置在沉淀池(D)的下游,好氧池(C)设置在缺氧池(B)的下游,缺氧池(B)设置在调节池(A)的下游,所述好氧池(C)内设置有环流氧化反应器,好氧池(C)将缺氧池(B)内的水经过环流氧化反应器的环流氧化后输入沉淀池(D)中;
其中,环流氧化反应器包括若干环流隔板(100)和若干曝气器(200),曝气器在环流隔板(100)的一侧提供气体,让环流隔板(100)的一侧的至少部分活性污泥被气提而向上移动,至少部分活性污泥的一部分在经过相应的环流隔板(100)的上边缘后在压差的作用下从环流隔板(100)的一侧运动到环流隔板(100)的另一侧并基于重力从环流隔板(100)的另一侧下落,从环流隔板(100)的另一侧下落的活性污泥的一部分在运动到环流隔板(100)的一侧后再次被气提,以让带有活性污泥的污水绕相应的环流隔板(100)流动形成环流;
所述若干环流隔板(100)至少包括一对第一隔板(110),若干曝气器(200)至少包括第一曝气器(210),每对第一隔板(110)中的两个第一隔板(110)彼此间隔设置,第一曝气器(210)在每对第一隔板(110)之间的下方通气以让带有活性污泥的污水中的至少一部分能绕相应的第一隔板(110)流动形成环流,
所述若干环流隔板(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隔板(120),若干曝气器(2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曝气器(220),所述第二隔板(120)以与第一隔板(110)成夹角的方式彼此相交,并且每个第二隔板(120)的远离对应的第一隔板(110)的一端处于每个第二隔板(120)的与对应的第一隔板(110)相交的另一端的下方,在第一隔板(110)的与第二隔板(120)相交的位置的上方设有第一开口(111),在第一隔板(110)的与第二隔板(120)相交的位置的下方设有第二开口(112),每个第二隔板(120)配有至少一个第二曝气器(220),相应的第二曝气器(220)在对应的第二隔板(120)下方通气,以让每对第一隔板(110)内流动的部分活性污泥在经过相应的第二隔板(120)的上边缘后在压差的作用下经过对应的第一开口(111)从第一隔板(110)的一侧运动到第二隔板(120)的另一侧并基于重力从第二隔板(120)的另一侧下落,从第二隔板(120)的另一侧下落的活性污泥中的一部分活性污泥在运动到第二隔板(120)的一侧后再次被第二曝气器(220)释放的气泡气提经过对应的第二开口(112)进入到两个第一隔板(110)之间的位置,以让带有活性污泥的污水绕相应的第二隔板(120)流动形成环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缺氧池(B)包括用于在操作中将反应容器(600)中的液位的高度控制在预定高度范围的液位控制器(900),所述出液口(630)在低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高度范围的下边界的高度处连接到所述反应容器(600),缺氧池(B)包括设于反应容器(600)中的溢流口(640),溢流口(640)的高度等于或者高于所述预定高度范围的上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57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