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与激光融合传能选择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2437.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8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欣;郑天依;王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20 | 分类号: | H02J50/20;H02J50/30;H02J5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苗晓静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激光 融合 选择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微波与激光融合传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无线传能网络信息,根据所述无线传能网络信息,构建仿真无线传能网络,根据所述仿真无线传能网络,获取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计算获得微波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并且通过比尔定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对临近空间中激光传输的衰减效应和湍流效应进行计算,获取激光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
根据所述微波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和激光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基于预先构建的QoS评估模型,选取最优无线能量传输方案;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微波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和激光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基于预先构建的QoS评估模型,选取最优无线能量传输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预先构建的QoS评估模型,获取第二衍射区功率阈值;
若判断获知所述微波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小于第二衍射区功率阈值,则采用微波传能的方式进行传能;
若判断获知所述微波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大于第二衍射区功率阈值,则采用激光传能的方式进行传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与激光融合传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无线传能网络信息,根据所述无线传能网络信息,构建仿真无线传能网络,根据所述仿真无线传能网络,获取网络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设置网络组件,其中,所述网络组件包括但不限于:信道类型、无线电传播类型、无线类型、路由类型、节点的个数、链路带宽、接收功率、发送功率;
建立仿真对象、跟踪文件和网络拓扑,配置能量模型;
通过NS2对所述无线传能网络进行仿真,获得网络参数;
其中,所述网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传输延时、网络抖动、吞吐量和传输效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与激光融合传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仿真无线传能网络,获取网络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二级模糊评判,建立所述QoS评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与激光融合传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QoS评估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创建因素集和评判矩阵,采用模糊一致性矩阵的加性一致性变换后获得模糊一致矩阵;
对所述模糊一致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指标权重,并对所述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模型进行评估获得因素权重集;
根据所述因素权重集及二级因素集对应的判断矩阵,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获得不同CBR情况下所述无线传能网络的等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与激光融合传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获得微波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微波输电系统的工作流程,分别计算直流到微波、微波传输和整流的效率;
根据所述直流到微波、微波传输和整流的效率,计算获得微波输电系统的传输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与激光融合传能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比尔定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对临近空间中激光传输的衰减效应和湍流效应进行计算,获取激光在临近空间中的传能效率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比尔定律,对临近空间中激光传输的衰减效应进行计算:
Iγ=Iλ0exp-τ(λ)/cosθ
式中,Iλ,0为初始光强;Iγ为到达目标面的光强;τ(λ)为总的大气光学厚度;λ为激光波长;θ为天顶角;
采用马尔科夫模型对临近空间中激光传输的湍流效应进行计算,获得斜程激光传输的对数光强闪烁方差;
其中,所述大气光学厚度包括:臭氧分子的吸收光学厚度,气溶胶粒子的散射光学厚度和高空大气分子的散射光学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4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频段整流天线的射频微能量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