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2205.7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庆中;何顺新;武丹聘;谢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16 | 分类号: | D04H3/16;D01D5/12;D01D5/22;D01D5/32;D01D5/34;D01D5/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甘紫红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粘无纺布 牵伸辊 机械牵伸装置 制造设备 纺丝装置 挤出装置 卷曲装置 喷丝板 热风 热熔 制造 分切收卷装置 吹热风装置 同一竖直线 成网装置 铺网装置 纵向夹角 纵向交错 蓬松 摆丝 两组 柔软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造设备,包含依次相互连接的热熔挤出装置、纺丝装置、侧吹冷风装置、机械牵伸装置、热风卷曲装置、摆丝铺网装置、成网装置和分切收卷装置,所述热熔挤出装置至少由两组构成,并与纺丝装置相连接;所述机械牵伸装置设有至少3根牵伸辊,所述牵伸辊分两组纵向交错排列于侧吹冷风装置下方的两侧并可通过水平移动至同一竖直线上,靠近喷丝板的牵伸辊的转速依次小于远离喷丝板的牵伸辊的转速;所述热风卷曲装置位于机械牵伸装置正下方的两侧吹热风装置,侧吹热风与纵向夹角范围为5°~90°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利用本发明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所生产的纺粘无纺布柔软、蓬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粘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个人护理、婴幼儿护理用的一种柔软、蓬松的纺粘无纺布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自1942 年最早开始在美国实现产业化生产后,由于其具有较传统织造布生产工艺简单、产量大、成本低、产品应用广泛等特点,如今,己成为纺织工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领域。而其中的纺粘无纺布通常是热塑性树脂通过挤出机由喷丝板形成长纤维,经铺网,采用金属热轧辊进行局部热轧粘合非织造布纤维,由于其生产工艺一步成型,节约了成本,并且由长纤维组成,不存在翘起的纤维头,因此经常用于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和卫生巾面层,也可用于过滤行业。但是现有纺粘无纺布由于牵伸时常由气流牵伸,使得形成的长纤维纤度较大,形成的纺粘无纺布柔软性较差,并且形成的长纤维是直接铺网没有卷曲,因此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的立体厚度较小,蓬松性较差。
专利申请号为CN97121375.5,专利名称为复合长纤维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蓬松且高强度的复合长纤维非纺造布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复合纺粘法对网帘输送带型的纤网捕集装置上的高密度聚乙烯(壳方)和聚丙烯(芯方)的芯壳型复合纤维纺丝,并在高速气流拉伸装置上拉伸,将纤维同气体一起劲吹到网帘输送带上,气体用网帘输送带下部的高速气流吸除装置吸除。已捕集的纤网在高速气流吸引停止区域通过后,用144℃的温度进行热通气处理,得到复合长纤维之间的交叉点热熔融的非纺造布。通过纤网中复合纤维在热风气流中卷曲和表面熔融,纤维之间相互粘合形成蓬松的的纺粘无纺布。但是在形成纤网后才进行热风卷曲,并且粘合和卷曲同步完成,使得复合纤维还未完成卷曲就因纤维间的表面粘合而限制了纤维的卷曲,从而影响纺粘无纺布的蓬松性,并且采用气流牵伸,形成的纤维纤度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纺粘无纺布的柔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产柔软、蓬松的纺粘无纺布的纺粘无纺布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克服现有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造设备,包含依次相互连接的热熔挤出装置、纺丝装置、侧吹冷风装置、机械牵伸装置、热风卷曲装置、摆丝铺网装置、成网装置和分切收卷装置,所述热熔挤出装置至少由两组构成,并与纺丝装置相连接;所述侧吹冷风装置位于纺丝装置的喷丝板下方;所述机械牵伸装置位于侧吹冷风装置的下方,所述机械牵伸装置设有至少3根牵伸辊,所述牵伸辊分两组纵向交错排列于侧吹冷风装置下方的两侧并可通过水平移动至同一竖直线上,靠近喷丝板的牵伸辊的转速依次小于远离喷丝板的牵伸辊的转速;所述热风卷曲装置位于机械牵伸装置正下方的两侧,侧吹热风与纵向夹角范围为5°~90°之间。
至少一牵伸辊具有加热装置。
所述成网装置为热风烘箱、热轧辊或两者相结合。
所述喷丝板上具有双组份喷丝孔,分别为皮芯型、橘瓣型或并列型。
所述喷丝板还含有均匀分布于双组份喷丝孔之间的单组份喷丝孔。
所述双组份喷丝孔与总喷丝孔的数量之比大于20%。
远离喷丝板的最后一牵伸辊的转速与靠近喷丝板的第一牵伸辊的转速之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