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体边坡防护网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060.9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唐辉明;苏雪雪;张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A01G20/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孙丽丽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网 山体边坡 格栅网 施工 地面沉降 安装支撑 边坡防护 固定锚杆 固定支撑 营养液箱 草皮层 钢绳网 高边坡 美观性 边坡 孔位 绳网 钻孔 泥石流 修整 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铺设 建造 概率 | ||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体边坡防护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修整边坡表面、S2确定孔位点、S3钻孔、S4固定锚杆、S5安装支撑绳、S6铺设草皮层、S7设置营养液箱、S8安装格栅网、S9固定支撑绳网与格栅网和S10安装钢绳网。使用本发明施工方法所建造的防护网,可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减少了该区域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山体边坡防护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如矿山开挖、铁路公路切坡、水利工程、基坑开挖)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工边坡,加之自然边坡,导致潜在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和环境破坏(如植被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变化),进而引起房屋倒塌掩埋及开裂、管线破坏、涌水涌浪,威胁大坝航道安全、降低建筑物寿命、影响公路铁路正常运营。
现有常见边坡防护技术包括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其中,单纯的工程防护虽然达到了稳定边坡的效果,但同时可能改变地下水流通路径、污染地下水,而且,灰白的外观降低美观,可能影响行人心情,特别是防护面对强光的反射造成光污染;而单纯的植物防护虽然能够固定水土、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发生泥石流的风险且美观,降低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但抗滑抗崩塌能力有限,无法完全预防落石。
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和对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要求边坡的防护结构既能够满足对边坡固定的稳定性、又能兼顾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体边坡防护网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山体边坡防护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修整边坡表面:将山体边坡表面上由高往低的方向定为边坡纵向,将山体边坡表面上与地面平行的方向定为边坡横向,清理边坡表面上的杂物;
S2、确定孔位点:在边坡表面上选取若干个孔位点,并进行标记;
S3、钻孔:用钻机对边坡表面上每个S2中所述孔位点沿着垂直边坡表面的方向钻进适当深度,即在各个孔位点处获得安装孔;
S4、固定锚杆:准备与S3中多个所述安装孔数量一致的锚杆,将多根所述锚杆一一对应的竖向插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且每根所述锚杆的上端暴露在对应的安装孔外,依次在每个所述安装孔内注入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填充满所述锚杆和对应的安装孔内壁之间的空隙,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将所述锚杆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S5、安装支撑绳:先沿所述边坡横向由高往低的方向布置多条横向支撑绳,与步骤S4中所述锚杆同一横向位置的所述横向支撑绳将多根所述锚杆暴露于边坡表面的部分连接在一起,然后沿所述边坡纵向由左至右的方向布置多条纵向支撑绳,与所述锚杆同一纵向位置的所述纵向支撑绳将多根所述锚杆暴露于边坡表面的部分连接在一起,多条所述横向支撑绳与多条所述纵向支撑绳相互交织形成支撑绳网,每条所述横向支撑绳与每条所述纵向支撑绳的交点处均通过连接绳进行固定,缠绕在每根所述锚栓上的所述横向支撑绳和所述纵向支撑绳均通过绳卡与所述锚栓连接固定。
S6、铺设草皮层:在S5中所述支撑绳网的下方沿边坡表面从高往低的方向铺设一层草皮层;
S7、设置营养液箱:在边坡的上部设置营养液箱,所述营养液箱通过多根与其内部连通的导管分别与多根所述纵向支撑绳连接。
S8、安装格栅网:在S5中所述支撑绳网的上方沿着边坡表面从高往低的方向铺设一层格栅网;
S9、固定支撑绳网与格栅网:使用铁丝将S8中所述格栅网与S5中所述支撑绳网相互搭接结合处捆扎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