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热应力破坏的大型输电滑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112.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邹天恺;俞力峰;沙旭南;吴桂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槽 弹性垫圈 顶座 转子 顶部设置 输电滑环 应力破坏 垫座 滑环 补偿金属 弹性伸缩 垫圈安装 定子转子 固定垫圈 热胀冷缩 压紧螺钉 震动冲击 安装座 尺寸差 热应力 塑料件 顶面 动盖 悬挂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热应力破坏的大型输电滑环结构,包括转子、定子,其中转子顶部设置外环顶座,所述外环顶座通过压紧螺钉悬挂在动盖上;在外环顶座顶面上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第一弹性垫圈;所述定子顶部设置垫座,所述垫座顶部固定垫圈安装座,在垫圈安装座的顶面设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放置第二弹性垫圈。本发明通过弹性垫圈的弹性伸缩来补偿金属与非金属间的热胀冷缩尺寸差,在释放滑环内部热应力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滑环定子转子上的非金属塑料件,以其免受震动冲击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滑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抗热应力破坏的大型输电滑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滑环一般体积小,且工作环境温差变化要求相对较低,其内部结构件受热胀冷缩影响造成的尺寸变化并不明显,因此滑环设计基本不考虑内部热应力问题。然而,浸油式输电滑环内部高度尺寸1.2m,实际使用环境温度一般在-40~60℃。由于内部定子和转子主体材料为环氧非金属(热膨胀系数67.1×10-6),外部框架材料为金属不锈钢(热膨胀系数17.3×10-6),假设在10℃装配,滑环运行到最高工作温度时,定子转子上的非金属件需被压缩2.4mm,极有可能将非金属环氧件直接压裂;在最低工作温度时,定子转子环上各自将会存在2.4mm的安装空隙,极大影响滑环的抗震性能,导致非金属环氧件在振动中碰撞受损。因此,大型浸油式输电滑环设计需要考虑热应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热应力破坏的大型输电滑环结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抗热应力破坏的大型输电滑环结构,包括转子、定子,其中转子顶部设置外环顶座,所述外环顶座通过压紧螺钉悬挂在动盖上;在外环顶座顶面上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第一弹性垫圈;所述定子顶部依次设置垫座和垫圈安装座,在垫圈安装座的顶面设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放置第二弹性垫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在滑环定子转子环上各自预装一个弹性垫圈,通过弹性垫圈的弹性伸缩来补偿金属与非金属间的热胀冷缩尺寸差,在释放滑环内部热应力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滑环定子转子上的非金属塑料件,以其免受震动冲击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型输电滑环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大型输电滑环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案,为了便于方案的理解,在201721895477.6公开滑环的基础上进行抗热应力破坏的设计,防止在大温差环境下工作滑环内部非金属因热胀冷缩影响而受压脆裂,但是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滑环结构。
如图1所示,滑环从基座13开始,到回转支承12、支撑架10、调心球轴承9、动盖1,再到外壳体11,都是金属件,且它们之间是硬连接。因此动盖1的位置是由金属件的热胀冷缩决定的。此外,由于深沟球轴承6是与动盖1硬连接的,所以深沟球轴承6的位置也是由金属件的热胀冷缩决定的。
另一方面,从基座13开始,到转子14、定子15的顶部,主体零件都是环氧树脂,因此,转子14、定子15的顶部高度是由环氧树脂的热胀冷缩决定的。
由于上述两种高度位置的决定方式不同,一种由金属的热胀冷缩决定,一种由环氧树脂的热胀冷缩决定,所以他们之间不能直接硬连接,否则会导致环氧树脂件在热应力下受挤压产生裂纹。
但同时,也不能让这两个存在高度差的交界面过于软连接,因为这样会导致结构过于松散,抗震性不好,在振动环境下环氧树脂零件会因为顶部缺少一定约束而会颠来颠去,最终导致零件振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线转接口
- 下一篇:一种旋转体的导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