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氨氮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049.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程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新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C02F1/3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置腔 废水 旋转装置 去除 废水中氨氮 含氨氮废水 处理装置 喷气管 氨氮 喷出 容置腔侧壁 氨氮气体 出气通道 反作用力 方法实施 内外压差 排水口排 叶片侧面 运行成本 进水口 内壁 排出 喷入 切向 小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容置腔、旋转装置以及至少两个喷气管。废水从容置腔的进水口进入容置腔内的旋转装置后,由于旋转装置叶片侧面设置有小孔,在孔内外压差作用下废水从小孔喷出,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得旋转装置发生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从小孔喷出的废水碰撞至容置腔的内壁上。同时,至少切向容置腔设置的两个喷气管向容置腔内喷入空气,空气在容置腔内发生旋转并在容置腔侧壁接触废水,带出废水中的氨氮气体,随后从容置腔的出气通道排出,废水则从下部的排水口排出。该装置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且运行成本低廉。该方法实施步骤简单,去除氨氮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逐渐增多。尤其是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废水产生量逐年增多,来源广泛,如化肥、冶炼、制药、食品、焦化等行业均产生大量的高氨氮废水。大量的高氨氮废水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的富营养化效应,造成黑臭水体。
国内外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均对废水中的氨氮去除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推广,但目前没有一种能够高效、且运行成本低廉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除氮技术主要有:生物脱氮法、吹脱法(汽提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等。但是这些方法要么是去除氨氮效率低、要么是运行成本昂贵,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具体地,生物脱氮法只能应用于低浓度的氨氮废水,适用范围较窄、作用时间较长;吹脱法的应用最普遍,也能够适应高浓度氨氮废水,但其用气量较大、耗功率大、脱氮效率低、占地面积也大,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折点加氯法容易产生水体氯超标;离子交换法子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再生,造成运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且运行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该方法实施步骤简单,去除氨氮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容置腔,容置腔具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侧壁外部套有出气通道;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设置在容置腔内部,且旋转装置连接于进水管下端,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至旋转装置内,旋转装置具有多个出水孔;以及至少两个喷气管,每一个喷气管均连通于容置腔,每一个喷气管沿容置腔内壁的切向设置,且每一个喷气管的出气口均切向进入到容置腔内。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容置腔具有至少两个进气口,至少两个喷气管连接于至少两个进气口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进气口相对设置在容置腔的侧壁上,且每一个进气口的高度均高于旋转装置的高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旋转装置包括至少3个旋转叶片,每一个叶片上均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一个旋转叶片均为中空结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旋转装置还包括转动部,每一个旋转叶片均连接于转动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一个旋转叶片的入水口均位于容置腔的进水口之下,每一个旋转叶片的出水口均设置在每一个旋转叶片的尖端侧壁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出气通道下端延伸到旋转装置上方,且出气通道下端的高度高于进气口的高度,出气通道连接有抽气风机。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容置腔还具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设置在容置腔的底壁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新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正大新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