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码双子镜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8766.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荣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G02B1/00;G02B1/10;G02B1/11;G02B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蒯建伟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光区 下光区 镜片 度数 光学中心 几何中心 中间区域 有效光区 数码 大小变化 近视度数 坡度变化 远用光区 左右对称 眼压 近距离 宽视界 眼疲劳 光区 凸镜 装配 缓解 滞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双子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光区、中间区域和下光区,所述上光区和下光区分别有各自的光学中心,所述中间区域为坡度变化带,所述下光区为近用光区,所述上光区为远用光区;所述上光区光学中心到几何中心的距离为4‑8mm,有效光区为120⁰~160⁰,所述下光区光学中心到几何中心的距离为12‑16mm,有效光区宽度为20~28mm,镜片的装配十字与几何中心的距离为2‑4mm,并且位于上光区,所述上光区、中间区域和下光区均各自左右对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双子镜片,远用区可达120⁰~160⁰的宽视界;该镜片中,近用多少度数随远用度数大小变化而变化,每个近视度数都有对应的加入凸镜值,以期达到近用度数降低并更加准确,从而解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调节滞后,缓解眼疲劳,纾解眼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码双子镜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针对学生近视防控的镜片种类很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渐进多焦点,离焦镜片,环焦(全焦点)镜片等;这些镜片都各有优缺点。
1:渐进多焦点:市场同通用多采用固定加入ADD值,对镜片下光区附加一定度数的ADD值,达到近用眼时缓解眼睛疲劳的目的;
但其缺点是不同的远用光度基本都采用一个或者两个加入ADD值(多为add150add175)来改变近用度数,以期达到调节近用度数的效果,但不同近视光度在近用时需要不同对应的近视度数(及附加不同的add值);
同时近用区的有效区域的宽度跟add值大小成反比;及add值俞大近用区有效宽度俞小(基本宽度在18mm左右);均采用非对称设计。佩戴者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这两者产生的结果是:近用区度数不一定为眼镜佩戴者的实际度数而造成使用者加深眼疲劳;近用区有效宽度达不到使用者的有效可视宽度范围,从而极易看到镜片的盲区,造成使用者看物像时扭曲导致头晕,不适应等症状。
同时,渐进多焦点因为其镜片参数多(左、右,上、下、球光、散光、角度、ADD)对眼镜店的验光师和装配师技术要求也极高,这也是渐进多焦点在国内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离焦镜片:其原理是,框架镜片的光学中心周边成像于视网膜后方,迫使眼轴向后延长,为解决这种情况,会在镜片光学中心的周边加入一定的正度数达到降低其镜片的周边的度数,使镜片周边(光学中心外围)的光线进入视网膜前或者上;离焦镜片仅仅解决的是镜片周边的成像问题,根据学生近视成因,除了遗传等因素外,主要因素还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造成眼疲劳,长期眼疲劳迫使近视进一步加深;离焦镜片从本质上还是一个单焦点镜片;仅仅只能解决了看远时镜片周边成像问题,未能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疲劳角度解决其近视加深问题。
3:环焦(全焦)镜片;从光学设计上看仅仅为单焦点非球面镜片,更加不可能解决近视近用眼的度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码双子镜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码双子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光区、中间区域和下光区,所述上光区和下光区分别有各自的光学中心,所述中间区域为坡度变化带,所述下光区为近用光区,所述上光区为远用光区;所述上光区光学中心到几何中心的距离为4-8mm,有效光区为1200~1600,即远用光区有这么宽的视界,所述下光区光学中心到几何中心的距离为12-16mm,有效光区宽度为20~28mm,镜片的装配十字与几何中心的距离为2-4mm,并且位于上光区,所述上光区、中间区域和下光区均各自左右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荣,未经张朝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