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紧固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8615.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辉;金菘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金诺尔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4 | 分类号: | B60M1/24;H04B1/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朱进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螺栓 紧固件 高速铁路接触网 无线发射模块 防松凸块 底面 垫圈 顶面 拧紧 便于拆卸 侧面固定 紧固效果 螺纹连接 内部固定 上固定块 下固定块 顶盖 挤压力 双螺母 应变片 紧固 扣锁 内壁 受压 通孔 粘胶 转动 保证 施加 | ||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紧固件,包括上固定块、下固定块、螺栓、垫圈和螺母,所述螺栓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的顶面且位于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凹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的底面且位于底部螺母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应变片。该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紧固件,将螺母拧紧的时候垫圈受压发生弹性变形,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断对螺母与螺栓之间的螺纹连接施加挤压力,保证紧固的效果,双螺母之间的接触面均设置有防松凸块,拧紧后上下侧的防松凸块之间产生相互扣锁,保证螺母不发生转动,增强紧固效果,无需使用步骤的粘胶,便于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紧固件。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高铁列车运行所仰赖的电流就是通过机车上端的接触网来输送的,因此高速铁路接触网是否固定牢靠关乎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与否,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紧固件的紧固方式。
常见的紧固方式是使用螺栓螺母进行紧固,一般在紧固使采用粘胶增大摩擦力,增强紧固效果,但这种方式粘胶的添加过程较繁琐,需要拆卸螺栓时,不便于拆卸,只能将螺栓锯断,且现有的螺栓紧固方式无法监测连接是否松动,只能靠工人逐一检查螺栓连接,无法迅速确定螺栓连接松动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紧固件,具备自锁式双螺母紧固结构、保证紧固效果的同时通过螺母间的自锁起到防松的作用、便于拆卸、实时监测螺母是否松动、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上传数据、便于工作人员迅速定位等优点,解决了常见的紧固件依靠粘胶进行加强紧固使用繁琐、不便于拆卸、无法迅速确定螺栓松动位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锁式双螺母紧固结构、保证紧固效果的同时通过螺母间的自锁起到防松的作用、便于拆卸、实时监测螺母是否松动、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上传数据、便于工作人员迅速定位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紧固件,包括上固定块、下固定块、螺栓、垫圈和螺母,所述螺栓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的顶面且位于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凹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的底面且位于底部螺母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应变片,所述通孔的内部且位于应变片的底面螺纹套接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顶部且位于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号处理杆,所述垫圈的圆周外表面且位于螺母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筒。
优选的,所述顶盖、无线发射模块和凹槽的尺寸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通孔贯穿至螺栓的底面,所述通孔的底部开设有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圆周外表面与垫圈的内壁固定套接,所述垫圈的顶面与下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垫圈的材质为软质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上下两个螺母的内部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螺母的顶面设有防松凸块,所述防松凸块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所述防松凸块在螺母的顶面呈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应变片的形状为L型。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材质为绝缘硬质橡胶筒。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紧固件,将螺母拧紧的时候垫圈受压发生弹性变形,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断对螺母与螺栓之间的螺纹连接施加挤压力,保证紧固的效果,双螺母之间的接触面均设置有防松凸块,拧紧后上下侧的防松凸块之间产生相互扣锁,保证螺母不发生转动,增强紧固效果,无需使用步骤的粘胶,便于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金诺尔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金诺尔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