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负荷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5918.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刘晏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00;G06V10/774;G06K9/62;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苗晓静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负荷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负荷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测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所述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通过HSV色彩空间对电压电流迹线进行编码得到;基于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对所述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所述待测用电设备的用电信息,以用于进行电力负荷监测,所述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是由样本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训练得到。本发明实施例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迹线转化成彩色图像信息,通过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将电压电流迹线转化成彩色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用户的用电信息,提高了电力负荷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电力负荷监测的复杂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负荷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负荷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用电是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准确地监测用电负荷,能为能源管理、需求响应和家居自动化等智能用电服务提供细粒度的能源使用信息。
目前,电力监测技术主要分为侵入式负荷监测和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其中,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案需要对每个用电设备安装一个传感器,导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成本,同时也给用户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而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只需要在位于边缘端用户的电力负荷关口布置一个边缘仪表,就能实现微电网中负荷能效水平与设备类型的监测,获得精细化的能源使用信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相对侵入式负荷监测来说,硬件成本需求更低,并且测控终端易于安装,便于后期维护,较少侵犯用户隐私。
随着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发展,可望在许多负荷监测应用中逐渐取代侵入式负荷监测,然而,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何提高监测准确率,减少计算的复杂程度,加快负荷监测的识别效率,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现在亟需一种电力负荷监测方法及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负荷监测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负荷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所述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通过HSV色彩空间对电压电流迹线进行编码得到;
基于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对所述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所述待测用电设备的用电信息,以用于进行电力负荷监测,所述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是由样本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训练得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负荷监测系统,包括:
负荷特征提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所述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通过HSV色彩空间对电压电流迹线进行编码得到;
电力负荷识别模块,用于基于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对所述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所述待测用电设备的用电信息,以用于进行电力负荷监测,所述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是由样本电压电流迹线颜色编码图像训练得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负荷监测方法及系统,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迹线转化成彩色图像信息,通过训练好的负荷识别模型,将电压电流迹线转化成彩色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用户的用电信息,提高了电力负荷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电力负荷监测的复杂程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5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