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4664.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1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17/04 | 分类号: | C07D417/04;C09K11/06;H10K85/60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化 延迟 荧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包括由受体A及给体D所组成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通式:D‑A式1其中所述受体A是择自下列结构式中任一者:其中R是择自下列结构式中任一者:;以及所述给体D是择自下列结构式中任一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以其主动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发光效率高、可视角度大、响应速度快、温度适应范围大、生产加工工艺相对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小,更轻更薄,柔性显示等优点以及巨大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现有的OLED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有机发光层,设于有机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及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阴极。工作时向有机发光层发射来自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将这些电子和空穴组合产生激发性电子-空穴对,并将激发性电子-空穴对从受激态转换为基态实现发光。
在OLED中,起主导作用的发光客体材料至关重要。早期的OLED使用的发光客体材料为荧光材料,由于在OLED中单重态和三重态的激子比例为1:3,因此基于荧光材料的OLED的理论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只能达到25%,极大的限制了荧光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重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由于重原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使得它能够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而实现100%的IQE。然而,通常使用的重金属都是Ir、Pt等贵重金属,成本很高,并且重金属配合物磷光发光材料在蓝光材料方面尚有待突破。
纯有机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通过巧妙的分子设计,使得分子具有较小的最低单三重能级差(ΔEST),这样三重态激子可以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everse intersystem-crossing,RISC)回到单重态,再通过辐射跃迁至基态而发光,从而能够同时利用单、三重态激子,也可以实现100%的IQE。
对于TADF材料,由于其三重态激子的寿命通常在几微秒到几十微秒,导致三重态激子之间的淬灭效应,从而使基于TADF发光材料的器件的效率滚降严重。为了抑制器件的效率的效率滚降,通过主客体掺杂的方式来抑制三重态激子的淬灭,也就是增加TADF分子之间的距离来抑制三重态激子的淬灭。此外TADF分子由电子给体(D)和电子受体(A)构成,并且D和A都是刚性的芳香性结构,因此其溶解性比较差。而通常的增加溶解性的方式在给体上加上高溶解性基团,但是会导致分子合成困难、及影响分子性能。此外,TADF材料还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等问题会影响器件的寿命。
据此,亟需开发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以制备出高性能的TADF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通过巧妙的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酰亚胺受体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通过在酰亚胺结构的氮原子上进行功能性改植,例如引入具有聚集诱导增强发光(AIEE)的四苯基乙烯基团,含硅的大空间大位阻的基团,能够实现高效、非掺杂器件,亦可藉由引入电子给体或电子受体来调节TADF分子的电子或空穴迁移率,或通过引入基团来调节TADF分子的Tg和Td,以实现利用这些发光材料制备出一系列高性能的TADF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包括由受体A及给体D所组成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通式:
D-A式1
其中所述受体A是择自下列结构式中任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4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