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醇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0349.0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星;孙学武;周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匠星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0/14;C08F220/18;C08G18/76;C08G18/75;C08G18/66;C08G18/48;C08G18/42;C08G18/34;C08G18/6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37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醇 改性 水性 聚氨酯 丙烯酸酯 乳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涉及胶黏剂产品制备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二异氰酸酯20‑50份、大分子多元醇100‑400份、小分子亲水化合物2‑9份、催化剂1‑5份、丙烯酸单体100‑500份、油溶性引发剂1‑5份、聚乙烯醇60‑200份、去离子水100‑400份、中和剂1‑3份;本发明得到一种高度交联的大分子聚合物,兼具有聚氨酯、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的优点,粘结性能、耐水性能、力学性能优异,且环保安全、成本不高,可应用于木材粘结剂、涂料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醇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背景技术:
我国木材加工使用胶黏剂主要是人造板制造和木制品生产两大领域,脲醛树脂(UF)胶、酚醛树脂(PF)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是人造板工业应用最多的三大合成胶种。按不同用途区分,防水结构类人造板制造用酚醛树脂胶黏剂和异氰酸酯树脂胶黏剂;制造防潮级和耐水级人造板用三聚氰胺-尿素共缩合树脂胶黏剂;交接木材制造使用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黏剂或者使用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黏剂;家具制造广泛使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白乳胶)、乙烯-醋酸共聚树脂(EVA)热熔胶等。“三醛类”胶黏剂由于加工使用过程释放甲醛,而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不含甲醛的、水性高分子材料类胶黏剂逐步被广泛应用在木材胶黏剂领域,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环保胶黏剂。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为分散介质,不含或含有少量有机溶剂,因其符合环保要求、强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各行业。丙烯酸树脂是以丙烯酸单体共聚而成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在纺织、防水涂料、木材粘合剂等领域。聚乙烯醇具有低廉的价格、较好的强度、良好的降解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被广泛用于胶黏剂、涂料等领域。同时聚乙烯醇易溶于水,含有大量的羟基,可与聚氨酯中的异氰酸酯基进行接枝反应,然后再与丙烯酸单体进行共聚反应,这样可以获得聚乙烯醇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综合了聚氨酯、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的优点,具有性能优异、环保性能佳、成本低等特点,可应用于胶黏剂、涂料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通过引入聚乙烯醇和丙烯酸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所制聚乙烯醇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兼具有聚氨酯、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的优点,粘结性能、耐水性能、力学性能优异,且环保安全、成本不高,可应用于木材粘结剂、涂料等领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聚乙烯醇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二异氰酸酯20-50份、大分子多元醇100-400份、小分子亲水化合物2-9份、催化剂1-5份、丙烯酸单体100-500份、油溶性引发剂1-5份、聚乙烯醇60-200份、去离子水100-400份、中和剂1-3份。
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MDI-5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大分子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混合,选自官能度为2-4、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的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小分子亲水化合物选自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戊酸、二羟甲基辛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有机铋中的一种。
所述丙烯酸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中的几种。
所述油溶性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大于80%,聚合度为500-3000,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匠星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匠星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0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