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骨植入物的复合单元、多孔支架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48182.4 | 申请日: | 201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华德;刘丽丽;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L27/04;A61L27/06;A61L27/50;A61L27/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黄磊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植入 复合 单元 多孔 支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骨植入物的复合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第一承接面、第二承接面和呈圆台状的连接杆,多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承接面连接,多根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承接面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面的半径小于其另一端面的半径,所述第二承接面与相邻的结构单元的第一承接面依次合并以形成多孔结构,所述连接杆两端面的半径沿多孔结构的首端至尾端逐个递增,两个多孔结构尾端的第二承接面相合并以形成一个复合单元;
所述第一承接面包括第一增强梁、第二增强梁和第一节点;两根所述第一增强梁相对设置,两根所述第二增强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节点设置在第一承接面的四角,所述第一增强梁和第二增强梁之间通过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二承接面包括第三增强梁、第四增强梁和第二节点;两根所述第三增强梁相对设置,两根所述第四增强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节点设置于第二承接面的四角,所述第三增强梁和第四增强梁之间通过第二节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节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相应的第二节点连接,且所述第一增强梁与第三增强梁相对应,所述第二增强梁与第四增强梁相对应,所述第二承接面的第三增强梁、第四增强梁和第二节点与相邻的结构单元的第一增强梁、第二增强梁和第一节点依次对应合并以形成多孔结构,两个多孔结构尾端的第三增强梁、第四增强梁和第二节点对应合并以形成一个复合单元;
所述第一增强梁的半径沿多孔结构的首端至尾端逐个递增,所述第二增强梁的半径沿多孔结构的首端至尾端逐个递减;所述第三增强梁的半径沿多孔结构的首端至尾端逐个递增,所述第四增强梁的半径沿多孔结构的首端至尾端逐个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植入物的复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梁、第二增强梁、第三增强梁和第四增强梁均呈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植入物的复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的半径与第一增强梁的半径、第二增强梁的半径和连接杆一端面的半径中的最大值相等;所述第二节点的半径与第三增强梁的半径、第四增强梁的半径和连接杆另一端面的半径中的最大值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植入物的复合单元,其特征在于:多孔结构中相合并的第二承接面与第一承接面尺寸相等。
5.一种用于骨植入物的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复合单元,所述复合单元规则阵列形成多孔支架,所述复合单元为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单元。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用于骨植入物的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通过CT扫描方法获得骨缺损轮廓形状;
S102、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规则多孔支架模型,保证该模型体积大于实际缺损尺寸;
S103、通过骨缺损外形轮廓与规则多孔支架模型进行布尔运算,获得复合骨缺损外形要求的多孔支架模型;
S104、将S103中复合骨缺损外形要求的多孔支架模型转化为SLI格式,导入EOS M280进行打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骨植入物的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架采用钛粉末、钛合金粉末、钴铬合金粉末或不锈钢粉末经激光烧结技术打印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1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