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导-极化率多参数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7986.2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嵇艳鞠;邵晶雅;吴燕琪;赵艺;王远;栾卉;关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36 | 分类号: | G01V3/36;G01V3/38;G06N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子 优化 算法 电导 极化 参数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导-极化率多参数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基于地下极化介质的柯尔-柯尔复电导率模型,获得梯形波激励下的时域感应-极化磁场响应;
2)采用超导量子传感器时域电磁探测系统进行野外磁场数据观测,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叠加取样、滤波、以及一次场剔除处理;
3)利用步骤2)数据的早期数据计算零频电导率值、晚期数据e指数多项式拟合得到时间常数,将获得的零频电导率值和时间常数对粒子群搜索范围进行约束;
4)根据实测磁场数据与步骤1的时域感应-极化磁场响应构建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根据步骤3约束的范围,提取极化参数,包括零频电导率σ0、时间常数τ、极化率η、频散系数c、深度d;
5)利用步骤4提取到实测数据的极化参数,带入广义趋肤深度计算公式,进行极化介质的电导率、极化率-深度成像;
步骤4中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4Ⅰ、输入相关参数,随机初始化粒子的位置、速度和个体最优值Pbest、种群最优值Gbest;
4Ⅱ、构建目标函数:minφ(X)=φ1(X)+λφ2(X),X=σ0、η、τ、c,
其中φ2(X)=ft(X),ft(X)为步骤1的时域感应-极化磁场响应,Bt为实测磁场数据,λ为收敛因子;
4Ⅲ、计算每个粒子当前适应度,与Pbest、Gbest进行比较,若当前适应度值较小,则令其替代Pbest、Gbest,反之继续保留Pbest、Gbest值;
4Ⅳ、实测曲线依据斜率划分为两段,据此分别按照式(1)和式(2)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xij(k+1)=xij(k)+vij(k+1)·t (2)
式中,t0为曲线斜率由负变为正的时刻,pk为最大迭代次数,iter为当前迭代次数;
迭代过程中,当粒子的速度或位置超出搜索范围,产生变异时,根据二者移动方向分为两种情况,若二者变异方向相反,则不做任何处理,反之,将由下式对位置和速度重新定义,当超出上边界时:
vij(k+1)=vmax-2·r3·vmax (3)
xij(k+1)=xmax-0.5·r4·xmax (4)
当粒子的位置或速度超出下边界时:
vij(k+1)=vmin-2·r3·vmin (5)
xij(k+1)=xmin-0.5·r4·xmin (6)
4Ⅴ、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是,获得Pbest、Gbest的位置信息,输出σ0、τ、η、c、d;否则返回步骤4Ⅲ,继续执行;
步骤5中包含以下步骤:
5Ⅰ、应用matlab编程,输入步骤4提取出的零频电导率σ0、时间常数τ、极化率η、频散系数c到程序中,根据公式,获得复电导率值;
5Ⅱ、根据广义趋肤深度公式,计算该复电导率σ(ω)的趋肤深度;
5Ⅲ、利用步骤5Ⅰ中的零频电导率、极化率和步骤5Ⅱ获得的趋肤深度,分别进行电导率-深度、极化率-深度成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发射电流关断后,早期响应以感应场为主,利用早期数据计算零频电导率值σ1;晚期数据以极化场为主,对其晚期数据进行e指数拟合,得到时间常数值τ1;零频电导率值σ1和时间常数值τ1的±20%分别作为零频电导率和时间常数值的粒子群搜索范围上下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9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超视距微波的探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测井的信号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