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人民调解中新型矛盾纠纷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7456.8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8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鑫;金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458;G06Q50/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 人民 调解 新型 矛盾 纠纷 系统 方法 | ||
一种挖掘人民调解中新型矛盾纠纷的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从一个或多个系统中获取所有与人民调解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清洗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操作获取有效数据;网络热词获取模块,获取新鲜词汇,避免切词过程中被过分切割或过滤;特征向量构建模块,对有效数据进行提取、换算、变形,引入案件地理信息获得表征人民调解案件的特征向量;新型矛盾纠纷挖掘模块,根据文档集中各文档的特征向量挖掘出隐藏在文档中新型矛盾纠纷;热门新型矛盾纠纷标注模块,引入时序因素,添加时序筛选机制,筛选出热门新型矛盾纠纷案件集,并自动添加对应标注。以及提供一种挖掘人民调解中新型矛盾纠纷的方法。本发明可行性强、失查率低、灵活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挖掘及分析领域,涉及一种挖掘人民调解中新型矛盾纠纷的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人民调解是我国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特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在司法不健全的时代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目前仍然作为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的组成部分,并发挥重大基础性作用。人民调解业务覆盖面广,涉及的矛盾纠纷类型多,是社会矛盾感知防控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数据来源。以上海市为例,共包含6600余个调解委员会,200余个司法所,从业调解员30000余人,年受理矛盾纠纷调处案件约30万件。人民调解的广泛覆盖,使其成为采集社会矛盾纠纷、感知社会风险态势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频发的“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新型矛盾往往被旧的分类系统划分至“交通”大类,无法及时挖掘得到异常信息,使管理决策层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该类矛盾集体爆发并引发恶劣的社会舆论,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综上所述,有效挖掘新矛盾纠纷类型,具有重大意义。
挖掘人民调解中新型矛盾纠纷,帮助决策层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降低社会矛盾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但目前大多数研究与发明着重于挖掘热点事件或者热点纠纷,如专利109325159A中提到的一种微博热点事件挖掘方法,仅通过计算文本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是否为同一类型事件,该方法不能判断表达同一中心内容的两条长度差距较大的文本是否为同一类型事件。在挖掘人民调解中新型事件或者新型矛盾方向,仅在专利205405609U中发现一种人民调解综合平台,而该平台只是方便录入数据。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1)李华,朱荔.基于影响力的微博新兴热点事件检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33(5).该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影响力的微博新兴热点事件检测方法,通过粉丝数量、转发次数、评论次数等微博特殊属性计算影响力,来挖掘微博中出现的新兴热点事件,但是一方面人民调解文本没有足够的特殊属性能够计算得到类似影响力的特征,另一方面文中使用增长率定义评定事件的新兴性,例如事件数量从1到2(增长率=1)即可判断为新兴事件,这是不合理的;(2)张雄宝,陆向艳,练凯迪,等.基于突发词地域分析的微博突发事件检测方法[J].情报杂志,2017,36(3):98-103.该论文从突发词的地域属性和情感属性两个维度去识别微博突发事件,但是人民调解文本情感属性偏向中性,地域属性也较为单一,无法有效地通过地域属性和情感属性识别新事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人民调解中矛盾纠纷挖掘方式的可行性较差、失查率较高、灵活性较差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行性强、失查率低、灵活性强的挖掘人民调解中新型矛盾纠纷的系统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挖掘人民调解中新型矛盾纠纷的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数据获取模块,从一个或多个系统中获取所有与人民调解相关的原始数据,其中,系统包括司法局、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系统,相关原始数据包括案件内容、案件时间、案件类别和案件地点等数据。
数据清洗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一种或多种清洗操作获取有效数据;其中,属性表示一个数据集合的某种特性,举例:案件内容、案件地点。
网络热词获取模块,获取新鲜词汇,避免切词过程中被过分切割或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银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