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052.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6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水根;欧意姆·布拉克次;埃马努伊尔·帕特欧米契拉卡斯;亨里克·奥鲁佛松;张宏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属的至少一个跟踪区域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网络切片的信息包括网络切片的标识和网络切片的优先级;第一基站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属的至少一个跟踪区域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采用本申请,有助于优化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引入了网络切片的概念,网络切片技术能够实现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一个虚拟网络当作一个“网络切片”,每个网络切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个终端设备中的不同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可能需要与各个PDU会话相对应的网络切片来提供服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所支持的网络切片和网络切片的优先级会影响在该基站中能够建立的PDU会话。在无论两个基站是否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现有的实现方案中这两个基站都无法确定对方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优先级。在两个基站未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现有的实现方案中这两个基站无法确定对方所支持的网络切片。
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获取到对方基站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有助于优化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属的至少一个跟踪区域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该网络切片的信息包括网络切片的标识;可选的,网络切片的信息还包括网络切片的优先级;第一基站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属的至少一个跟踪区域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
在第一方面中,第一基站通过与核心网设备交互,获取到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属的至少一个跟踪区域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有助于优化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中的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属的至少一个跟踪区域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是由核心网设备确定的。这样提高了网络切片信息的获取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具体是:第一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使核心网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的作用与第一消息的作用相一致;
第一基站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具体是:第一基站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是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四消息之后发送的,第四消息包括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属的至少一个跟踪区域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第二消息和第四消息包括第一基站的标识和第二基站的标识。
这样核心网设备通过与第二基站交互,实现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包含的至少一个小区所属的至少一个跟踪区域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信息。
可选的,第一消息为第一上行无线接入网配置转移消息;第二消息为第一下行无线接入网配置转移消息;第三消息为第二下行无线接入网配置转移消息;第四消息为第二上行无线接入网配置转移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车载3D全景环视的泊车路线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