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伤口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5216.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1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向小洪;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保护膜 | ||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用品及其使用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伤口保护膜,伤口保护膜包括内层、外层和保护层,内层和外层固定连接,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空腔,外层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药液进口,内层包括第一粘贴层、第二粘贴层和敷药口,空腔内设有滑动条和多个药物层,相邻两个药物层相互层叠至空腔的一侧,空腔的另一侧设有药物层出口,滑动条一端穿出药物层出口且与外层粘接,滑动条的另一端穿出空腔与外层粘接,药物层与滑动条滑动连接,相邻两个药物层之间连接有连接绳,位于最上层的药物层连接有拉绳,拉绳穿出药物层出口。本发明中的保护膜无需频繁更换,无需撕掉整个保护膜就可以实现换药操作,避免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用品及其使用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口保护膜。
背景技术
当我们受伤或者生病后,有些伤或者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然而术后,经常会在我们的身体上留下伤口,为了保证伤口不受感染,同时加快伤口愈合,通常需要在伤口上涂药物,然后在涂好药物的伤口表面盖上一层纱布,同时使用医用胶带将纱布固定,医用胶带固定纱布的时候需要与皮肤粘贴。
由于药物在一段时间内药性会丧失,为了使伤口愈合得更快,需要进行换药,通常每天需要换药两次到三次,然而在换药之前,需要先将医用胶带撕除,然后取下纱布,再进行换药。上述传统的换药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在撕除医用胶带的时候,医用胶带会牵扯皮肤,容易引起疼痛,甚至频繁撕除和粘贴医用胶带容易引起伤口的二次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保护膜,旨在无需频繁更换保护膜,而且无需撕掉整个保护膜就可以实现换药操作,避免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伤口保护膜,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固定连接,所述内层的外侧设有保护层,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外层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药液进口,所述内层包括第一粘贴层、第二粘贴层和敷药口,所述敷药口位于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之间,所述敷药口与空腔连通,所述空腔内设有滑动条和多个药物层,相邻两个药物层相互层叠至空腔的一侧,空腔的另一侧设有药物层出口,所述滑动条一端穿出药物层出口且与外层粘接,滑动条的另一端穿出空腔与外层粘接,所述药物层与滑动条滑动连接,相邻两个药物层之间连接有连接绳,位于最上层的药物层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穿出药物层出口。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空腔,并且在外层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药液进口,并且空腔内层叠了多个药物层,可以实现对使用后的药物层进行更换,保证了药物层的清洁,通过拉动拉绳使药物层新旧替换,这样就可以实现在外部对伤口处进行换药的操作,只需要将药液从药液进口注入即可,不需要撕开整个保护膜,从而降低频繁更换保护膜的次数,并且整个过程在不撕除保护膜的情形下就能够实现换药,进而避免了对伤口的二次损伤。
本技术方案中在换药之前,需要拉出使用过的药物层时,由于滑动条穿出药物层出口的一端与外层粘接,滑动条能够阻挡该药物层被拉出,并且滑动条使多个药物层之间规则整齐的放置于空腔中,拉动药物层时,避免了相邻药物层之间或者药物层与连接绳之间出现杂乱的情形,避免了药物层不能规整的放置于敷药口。
进一步,所述相邻两个药物层之间的连接绳长度相等,所述连接绳与拉绳上均设有用于提示药物层位于敷药口处的标记线。
本技术方案中能够方便使用者准确的将药物层对准敷药口处。
进一步,所述外层设有进药腔,所述进药腔的一端与药液进口连通,所述进药腔的另一端与空腔连通,所述进药腔内设有药物筒,所述药物筒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药物筒的顶端敞口且与外层固定连接。
药物筒以及分流孔的设置使得进入的药液从分流孔浸入药物层,使药物层上的药液分布的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药液进口一端设有用于阻挡灰尘进入进药腔的遮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