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3463.0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民;杨继涛;张军科;王仕元;孙昆峰;曹侃;李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3D14/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志军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蒸汽 发生器 | ||
1.一种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分成二次空气预热室和液体室;
所述二次空气预热室内设有竖隔板A(01)、横隔板A(02)、折流板Ⅰ(03)、折流板Ⅱ和预燃室(14);所述竖隔板A(01)、横隔板A(02)与蒸汽发生器壳体组成前回烟室(9),所述预燃室(14)为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壳体的前墙与折流板Ⅱ之间的圆柱状预燃室,且以折流板Ⅱ作为预燃室后墙(38),以蒸汽发生器壳体的前墙作为预燃室前墙(34),折流板Ⅱ和隔板之间为混合室(8);
所述液体室内设有中间回烟室管板(5)、横隔板B(04)和横隔板C(05),所述隔板、中间回烟室管板(5)、横隔板B(04)和横隔板C(05)组成上中间回烟室(6),所述隔板、中间回烟室管板(5)、横隔板C(05)和蒸汽发生器壳体组成下中间回烟室(7);
所述液体室内设有稀薄燃烧室(16)和后回烟室(19),所述稀薄燃烧室(16)和后回烟室(19)交界处设有后回烟室管板(21),以隔板作为稀薄燃烧室前墙(40),稀薄燃烧室(16)穿过中间回烟室管板(5)和后回烟室管板(21)与后回烟室(19)相通,所述下中间回烟室(7)对应的中间回烟室管板(5)上设有第二回程烟管(4),第二回程烟管(4)穿过后回烟室管板(21)将后回烟室(19)与下中间回烟室(7)连通,所述上中间回烟室(6)对应的中间回烟室管板(5)上设有第三回程烟管(1),第三回程烟管(1)穿过蒸汽发生器壳体的后墙将上中间回烟室(6)与排烟管道(20)连通;
所述二次空气预热室内设有第二回程烟管扩展段(12)和第三回程烟管扩展段(11),所述第二回程烟管扩展段(12)穿过下中间回烟室(7)所对应的隔板、折流板Ⅱ、折流板Ⅰ(03)、竖隔板A(01)将下中间回烟室(7)与前回烟室(9)连通;所述第三回程烟管扩展段(11)穿过上中间回烟室(6)所对应的隔板、折流板Ⅱ、折流板Ⅰ(03)、竖隔板A(01)将上中间回烟室(6)与前回烟室(9)连通;
所述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壳体的前墙上设有二次空气进口(10),所述预燃室前墙上设有轴向叶片燃烧器(13),
所述液体室对应的蒸汽发生器壳体上设有溴化锂稀溶液或给水进口、蒸汽出口;
所述混合室(8)内设有引射器(15),预燃室(14)经由引射器(15)与稀薄燃烧室(16)连通,稀薄燃烧室(16)的前墙(40)上设有两个二次生物质气喷口(25);所述轴向叶片燃烧器(13)包括一次空气进口(28)、一次生物质气进口(30)、轴向叶片(26)、6个一次燃气喷口(25-1)、烧嘴砖(32)、高能点火器(33)和火焰监视器(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15)由收缩喷嘴(37)和混合管(36)组成,所述混合管(36)由收缩段(35)、混合段(39)和扩张段(41)组成,收缩喷嘴(37)的进口与预燃室连通,收缩喷嘴(37)的出口与混合管的收缩段(35)相通,混合管的扩张段出口与稀薄燃烧室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喷嘴(37)收缩角为90°,混合管(36)收缩段收缩角为28°,混合管(36)扩张段扩张角为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室对应的蒸汽发生器壳体侧面设有液囊(24),液囊下部设有浓溶液出口(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室对应的蒸汽发生器壳体下部靠近后回烟室处设有排污管(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回烟室外部设有防爆管,防爆管一端与后回烟室连通,另一端穿过蒸汽发生器壳体后墙,所述防爆管的出口处设有防爆门(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4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热回收锅炉及支承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温低压水天燃气加热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