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无水水下混凝土浇筑法进行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042.8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2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挺;唐中波;陈勉;柏国胜;伏冠西;黄于锎;蒋锦果;罗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水下混凝土浇筑 无水 传统的 振捣 桩身混凝土 人工挖孔 清水 可视性 人工孔 渗透性 周边孔 浇注 拌制 分层 减小 埋深 桩头 混凝土 注水 转换 保证 | ||
1.一种采用无水水下混凝土浇筑法进行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混凝土的拌制:
无水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所采用的混凝土有特定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水下混凝土和干桩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
步骤二:混凝土开盘:
首盘混凝土浇筑时,导管口距孔底40~50cm,计算首盘混凝土数量,保证首盘混凝土能让导管达到要求的埋深,且混凝土连续供应;
步骤三:混凝土正常浇筑:
无水水下混凝土浇筑法主要通过混凝土的自重、混凝土往下的冲击力以及混凝土下落过程中导管的剧烈振动使得混凝土密实;埋深过大会导致管外混凝土自重过大翻浆困难而堵管,埋深过小表层混凝土容易因导管内的冲击力过大而离析,无水灌注法的导管埋深易控制在2~6m;
步骤四:无振捣与振捣的转换:
无水水下混凝土浇筑法浇筑过程存在无振捣浇筑和振捣浇筑工艺的转换,其主要因混凝土浇筑至孔口附近由于管内浇筑混凝土下冲高差减小,下冲力相应变小,埋深变浅,上层混凝土自重产生的压力变小,导致孔口附近混凝土不能密实,故需采用干桩浇筑的方式进行人工振捣,当混凝土浇至距离孔口6m左右,开始分层振捣浇筑的混凝土;
步骤五:桩头浇筑处理:
桩基顶部混凝土浇筑属于桩头浇筑区,其是与下部结构直接联系的部位,浇筑时需精确把控,才能确保桩头混凝土的质量并和后期下部结构有效连接;当浇筑至桩顶时确保将浮浆清理干净,并超浇10~2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无水水下混凝土浇筑法进行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采用的混凝土具有特定的要求,配合比应采用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C3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164kg:水泥320kg:碎石1047kg:砂790kg:减水剂3.6kg:粉煤灰80kg;混凝土设计坍落度180~220mm;
步骤四中,整个浇筑过程存在无振捣浇筑和振捣浇筑工艺的转换,其主要
考虑到管内混凝土下冲力和管外上层混凝土自重是否满足使下层混凝土密实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无水水下混凝土浇筑法进行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和步骤三中混凝土通过导管(1)浇筑,导管(1)上端与料斗(2)连接,料斗(2)通过置于料斗架(3)上的U型卡(4)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0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