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状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2703.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开区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00 | 分类号: | B02C1/00;B02C23/00;B02C23/14;B02C23/2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陈文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状 建筑 垃圾 分类 回收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块状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箱体和控制器,箱体内设有碎料模块、钢筋分筛模块和吸尘模块;箱体上端设有进料口,箱体内一侧设有分筛道;碎料模块包括压料台、压料块和推料块;压料台内设有空腔,压料台上设有吸尘孔;压料块设置在压料台上方的箱体顶部上;推料块设置在压料台的左侧;钢筋分筛模块设置在碎料模块右侧;吸尘模块设置在压料台下方的空腔内;本发明通过一号气缸驱动压料块对大块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使得钢筋、塑料和碎石分离,便于后续的分筛工作进行,提高分筛的效率,提高分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块状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和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和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去年6月1日起施行,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还对不按规定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罚,以此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其填埋地下。其危害在于,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其次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和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再次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现今的填埋方法是: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建筑垃圾在施工中往往混于一块,将垃圾进行填埋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且建筑垃圾中譬如塑料、钢筋、水泥等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种建筑工地垃圾粉碎分类回收装置,如申请号为20171070125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翻转装置,将建筑垃圾放置于送料装置上,垃圾通过送料装置喂入粉碎箱进行粉碎,粉碎的物料从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进行运动,随着第一传送带的旋转,物料从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倾下,而金属材料被吸附,当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分离时,吸引力减少,从而物料落入金属收集箱,进入非金属收集盒的物料密度较大的沉在水底,密度小的悬浮在表面,推板旋转,将悬浮的物料推入第二内腔。
该技术方案达到了金属废料和非金属废料分类收集的效果;但是该方案存在垃圾进行粉碎过程容易产生更多的粉尘且泡沫破碎后过于分散,并且金属的分筛、收集的效果较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块状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分类效果较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开区分公司,未经安徽省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开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