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1451.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康永水;朱元广;刘滨;刘学伟;黄兴;桑昊旻;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朱昀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套管 测点 测点固定装置 连接部件 深部位移监测 位移测量装置 一体化装置 巷道围岩 开口部 围岩 测量 纵向相对运动 相对位移 纵向设置 刚性体 注浆体 侧壁 穿过 体内 申请 | ||
1.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套管,用以沿测量方向设于围岩体内,所述保护套管为刚性体,所述保护套管的侧壁在不同深度处设有沿纵向设置的若干开口部;
可沿所述保护套管的纵向相对运动的若干测点装置,所述测点装置包括测点赋存体、连接部件和测点固定装置,所述测点赋存体设于所述保护套管外侧,各所述测点赋存体用以通过注浆体与围岩固定连接,所述测点赋存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设于所述保护套管内侧的测点固定装置连接,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开口部;
固定设于所述保护套管内的位移测量装置,所述位移测量装置用以测量所述测点固定装置与所述保护套管之间的相对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点赋存体为板体结构,所述板体的所在平面与所述保护套管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测点固定装置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测点固定装置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内在所述开口部设有胶套,所述胶套在所述开口部设有割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装置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主体结构与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所述测点固定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通过卡件固定在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壁,便于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包括若干保护套管单元,各所述保护套管单元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护套管单元与所述测点装置一一对应。
10.一种隧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监测一体化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打设测量钻孔;
步骤2:将连接有测点赋存体的连接部件插入保护套管的开口部,将所述连接部件和测点固定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测点固定装置与位移测量装置的测量端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测量装置的本体与所述保护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
步骤3:向所述钻孔和保护套管的孔隙注浆,待浆体固结后,通过各位移测量装置的监测值,测量所述钻孔内的围岩位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4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