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粮食烘干气流同轴侧入式混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0562.3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6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万霖;车刚;王鑫;李海龙;高瑞丽;马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食 烘干 气流 同轴 侧入式混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粮食烘干气流同轴侧入式混流方法,具体为:通过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多次气流转向的方式,配合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前方、后方的气流组分特性,实时调节经过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后方气流的特性;气流在整个混合过程中,来自气流混合前方管道未达到要求的气流经过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的主管道,外部气流经过螺旋叶片、弧形外壳导流作用,经过圆形齿盘与主管道内开口组合的开放空间进入主管道内,旋转气流使外部气流与主管道气流进行充分混合;通过外部控制器实时调节外部气流进入主管道的大小,从而控制混流后气流的均匀性,使混合后的空气组分均匀性和温度指标能够达到预定要求,增加了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冷热气流混合或化工行业不同组分气体的高效精准混合,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粮食烘干气流同轴侧入式混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智能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对于粮食产后处理机械的控制更加要求精准,由于粮食干燥过程中,过热会导致粮食品质变差,因此湿粮水分对供热气流的温度的控制需求非常严格。热风温度受燃烧介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变温干燥过程中,需要空气温度或组分随粮食特征信号变化实现实时精准变化。对于供热混流装置的鲁棒性、混合后的状态要求较高。
尤其在不同组分气体的混合过程中,要求气体进入供风装置后能够在较短距离内混合均匀,且不出现分离现象,难度较大,并且要求在后续的气体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控制精度,目前没有办法做到实时精准的控制。但是受生产环境条件的影响,要求限制混流装置在较小的尺寸范围内,所以要求该装置尺寸较小。并且需要控制加工成本。在混入气流不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混合后组分的精度,提高气体组分的鲁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粮食烘干气流同轴侧入式混流方法,这种粮食烘干气流同轴侧入式混流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流混合过程中装置过大、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粮食烘干气流同轴侧入式混流方法:通过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多次气流转向的方式,配合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前方、后方的气流组分特性,实时调节经过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后方气流的特性;气流在整个混合过程中,由于负压风机设置在气流混合后方管道,气流混合前方管道内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气流混合后方管道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来自气流混合前方管道未达到要求的气流经过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的主管道,外部气流经过螺旋叶片、弧形外壳导流作用,经过圆形齿盘与主管道内开口组合的开放空间进入主管道内,旋转气流使外部气流与主管道气流进行充分混合;在混合过程中,通过布置在气流混合前方管道上的混前组分检测传感器和布置与气流混合后方管道上的混后组分检测传感器的差值进行计算,通过外部控制器的PID算法实时调节圆形齿盘的转动,实时调节外部气流进入主管道的大小,从而控制混流后气流的均匀性、一致性;
同轴侧入式混流装置包括主管道、旋转侧入气流罩、进气调整齿轮盘组、支架、步进电机,旋转侧入气流罩由弧形外壳、螺旋叶片、筒形内壳构成,螺旋叶片将弧形外壳与筒形内壳连接起来;进气调整齿轮盘组包括圆形齿盘、驱动齿轮;筒形内壳固定套装在主管道入口端,主管道均匀设置内开口,各内开口在同一圆周上对称分布,圆形齿盘套装在主管道外,圆形齿盘的齿从弧形外壳末端边缘裸露出来,圆形齿盘均匀设置外开口,各外开口在同一圆周上对称分布,内开口与外开口同等大小,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圆形齿盘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将内开口完全封闭与打开;支架具有一圆筒,圆筒上设置电机固定平台,步进电机安装在电机固定平台上,步进电机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圆形齿盘啮合,电机固定平台的两侧设置限位开关,限位弧度距离等于外开口的圆周角度。
上述方案中圆形齿盘上设置两个限位螺钉,两个限位螺钉与两个外开口之间的闭合区域相对应设置,实现圆周转动的限位。
上述方案中主体道上内开口与圆形齿盘上两个外开口之间的闭合区域在圆周上的开合度相等,且能够实现开口和闭口的完全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0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