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液液体肥的配制工艺及配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0016.X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2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然;邓丽芳;钱鑫;王鲁丰;李德念;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燕;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液 液体肥 配制 配制系统 沼渣 发酵剂 混合物 固液分离机 田间 比例添加 固液分离 应用成本 沼液利用 槽罐车 发酵池 质量比 喷施 去除 发酵 应用 参考 | ||
1.一种沼液液体肥的配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沼液发酵:原料排入发酵池后,按沼液发酵剂与原料的的质量比为0.5~2‰的比例添加沼液发酵剂,搅拌均匀,待发酵6~8天后得到沼液和沼渣的混合物;
(2)沼液分离:将步骤(1)发酵得到的沼液与沼渣的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机去除沼渣,得到沼液;
(3)沼液配肥:将经过固液分离的沼液根据不同生育期不同作物种类配制沼液液体肥,通过在沼液中加入水溶性无机化肥和添加剂,使沼液配方肥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生长需求;
(4)田间施肥:步骤(3)配制好的沼液液体肥通过管道或槽罐车输送到田间,直接应用到田间喷施,或经过二级过滤系统过滤后直接通过田间自动施肥机应用到滴灌等水肥一体化设施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液体肥的配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沼液发酵剂是由复合微生物原菌、红糖和水组成,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原菌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复合而成,复合微生物原菌、红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0:100,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的质量比为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液体肥的配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沼液液体肥,其包括如下组分:沼液、尿素硝铵水溶液,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硝酸钙、硝酸镁、螯合剂、七水硫酸锌、聚合硼酸钠盐、一水硫酸锰、五水硫酸铜、柠檬酸、丙二醇和香兰素、混合菌剂和糖蜜酒精发酵液,所述的混合菌剂为质量比为1:1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液体肥的配制工艺的沼液液体肥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沼液发酵系统、沼液分离系统、沼液配肥系统和田间施肥系统,所述的沼液发酵系统包括第一沼液池和与第一沼液池连接的第二沼液池,所述的第一沼液池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沼液池筛网,第一沼液池中的原料通过第一沼液池筛网流入第二沼液池,所述的第二沼液池上设置有沼液原液出口,所述的沼液分离系统包括固液分离机,发酵后的沼液原液通过沼液原液出口进入固液分离机,将沼液原液中的沼液和沼渣进行分离;所述的沼液配肥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一级过滤沼液原液罐、二级过滤器、二级过滤沼液原液罐、配肥机、配肥罐和碟片过滤器,所述的二级过滤沼液原液罐与配肥机之间还并联设置有溶肥桶,经固液分离机分离后的沼液储存于一级过滤沼液原液罐中,所述的沼液经二级过滤器过滤后储存于二级过滤沼液原液罐,将水溶性无机化肥和部分添加剂通过溶肥桶上的上料口投入溶肥桶中,再将剩余的添加剂加入二级过滤沼液原液罐中,通过配肥机将沼液和溶肥桶中的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无机肥液,将无机肥液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注入配肥罐中进行配肥得到沼液液体肥,将沼液液体肥通过碟片过滤器过滤后储存待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沼液液体肥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田间施肥系统包括输送系统和施肥系统,所述的施肥系统包括自动施肥机和注肥泵,所述的沼液液体肥经碟片过滤器过滤后经过输送系统输送至田间,通过自动施肥机控制注肥泵开关来施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沼液液体肥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田间施肥系统中输送系统包括管道输送、槽罐车、田间储肥罐、自动施肥机和注肥泵,距离2km以内的沼液配方肥通过管道输送到种植区域,超过2km通过槽罐车运送到种植区域后储存到田间储肥罐,施用时通过自动施肥机控制注肥泵开关来施肥,灌溉水与沼液液体肥混合后通过田间管道应用到滴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沼液液体肥的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肥液通过出肥管道输送至配肥罐中,清水通过出水管道输送至配肥罐中,所述的出肥管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肥孔,所述的配肥罐内出水管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以保证配肥罐上下浓度均一的出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00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