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研究皮肤伤口愈合的动物模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7340.6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卫东;于湄;伍月;董佳;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2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易小艺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 连接管 顶盖 盖板 带孔 管壁 皮肤伤口 药物容器 透气孔 愈合 动物模型装置 生物实验装置 直径小于盖板 盖板下表面 连接管内壁 小动物模型 紧密贴合 内管外壁 进针孔 缝针 研究 直观 穿过 观察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研究皮肤伤口愈合的小动物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顶盖和药物容器,所述顶盖设有内管和盖板,内管直径小于盖板,且内管一端设在盖板下表面上,与盖板连接成一体,盖板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位于内管内径范围;所述药物容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共用一个内径的连接管、管壁、带孔翼和底部,管壁直径与底部直径相同,连接管直径小于带孔翼直径,连接管直径大于管壁或底部的直径;所述带孔翼上设有进针孔,用以穿过缝针所用;使用时顶盖内管插入连接管中,内管外壁与连接管内壁紧密贴合。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直观观察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研究皮肤伤口愈合的小动物模型装置。
背景技术
因创伤、肿瘤切除等导致的颌面部及全身皮肤软组织缺损发病率逐年增加,造成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公共卫生负担。在研究难愈性皮肤伤口愈合机制及推动相关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得利用实验动物。由于人和动物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上的差异,临床前研究数据可能因为动物模型的选择而产生巨大的变化,所以临床前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
目前伤口愈合的临床前模型主要是老鼠夹板固定模型。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类皮肤伤口再上皮化愈合机制。但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夹板固定材料容易脱落和移动;2.不能完全排除收缩力对伤口愈合的影响,降低实验结果的可信度;3.没有对伤口创面进行保护;4.不适用具有一定流动性,局部外用凝胶状药物的研究。
因此,建立可靠、准确的皮肤伤口愈合的动物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皮肤损伤修复及重建的实验研究极为必要。
在建立皮肤伤口模型时存在着许多的难题和技术问题,人和动物皮肤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上的差异,皮肤伤口愈合机制不完全相同,小动物(如:老鼠)皮肤比较松弛,皮肤伤口愈合以收缩为主,而人的皮肤伤口愈合以再上皮化为主。且小动物活动能力比较强,不易控制,容易对皮肤伤口创面及敷料进行抓咬、撕扯(图8),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动物的垫料等容易粘在伤口创面(如图7),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影响伤口愈合。并且小动物有伤口自收缩能力(如图9),是老鼠皮肤愈合的主要方式,而人的皮肤是没有自收缩能力。并对于装入具有一定流动性,局部外用药物(如:凝胶类)研究,其需要能够持久的保留在伤口创面,目前的夹板固定模型存在明显不足的等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研究皮肤伤口愈合的小动物模型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直观观察和研究,应用广泛(适用于不同剂型药物的研究:局部注射、局部外用等);为了模拟人类的伤口,本发明中装置可以控制小鼠皮肤的收缩,为研究伤口愈合的再上皮化建立基础。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发明中的一种新型研究皮肤伤口愈合动物模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顶盖和药物容器,所述顶盖设有内管和盖板,内管直径小于盖板,且内管一端设在盖板下表面上,与盖板连接成一体,盖板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位于内管内径范围;所述药物容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共用一个内径的连接管、管壁、带孔翼和底部,管壁直径与底部直径相同,连接管直径小于带孔翼直径,连接管直径大于管壁或底部的直径;所述带孔翼上设有进针孔,用以穿过缝针所用;使用时内管插入连接管中,内管外壁与连接管内壁紧密贴合。
所述顶盖上还设有盖柄,盖柄设在盖板侧面。顶盖是可以反复打开并再合上的,方便对药物容器部分(也就是伤口创面)进行观察。
所述模型装置还设有连接链,连接链一端与盖板侧面连接,一端与连接管外侧面连接,将顶盖与药物容器连接成一体。
所述装置(顶盖与药物容器合在一起)整体高度为4~15mm ,优化方案中装置整体高度10mm。此高度既保证了足够的加药空间,又能让各部件衔接良好。
所述带孔翼宽2~5mm,翼厚2~5mm ,优化方案中带孔翼宽3mm,翼厚3mm 。为防止小动物在活动过程中装置变形和翼的撕裂导致缝线与翼分离而影响装置固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实验演示教具
- 下一篇:一种通过琥珀包埋法保存人体铸型标本的方法